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身工》的作者是沈端先,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B.课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线,又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势为副线。
C.课文记叙时注意点面结合。即对包身工居住条件、饮食条件和劳动条件作“面”的介绍,又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作“点”的描写。
D.课文在记叙中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在结构上以空间为顺序,巧妙地将包身工的全部悲惨遭遇浓缩在一天的生活中。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的文体、线索、选材和组材的掌握情况。本文在组材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3.下列各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选出答案正确的一项( )
(1)“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2)她们是带工老板的机器。
(3)老板娘……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
(4)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对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A.(1)借喻 (2)暗喻 (3)借代 (4)借喻
B.(1)借代 (2)借代 (3)双关 (4)借喻
C.(1)借代 (2)暗喻 (3)借喻 (4)双关
D.(1)借喻 (2)借代 (3)暗喻 (4)双关
解析:此题考查对易混修辞的理解掌握情况。借喻侧重点在“喻”,借代侧重点在“代”,使用借喻修辞的句子,都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但借代修辞则不行;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是“是”“成了”等等;双关是指一句话含有字面和隐含的两层意思。
答案:C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繁衍(yán) 荤腥(hūn) 怜悯(mǐn)
B.噩梦(è) 契约(qiè) 拷绸(kǎo)
C.缜密(zhěn) 瞌睡(kē) 弄堂(lònɡ)
D.尘埃(ái) 骷髅(kū) 游说(shuì)
解析:A项,“衍”应读“yǎn”;B项,“契”应读“qì”;D项,“埃”应读“āi”。
答案:C
1.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赛金花》 《上海屋檐下》 《法西斯细菌》
4.1997年1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别了,“不列颠尼亚”》主要选取了以下这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请根据要求填写时间或事件。
时间 |
事件 |
4点30分 |
|
|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 |
7点45分 |
|
子夜时分 |
|
|
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
7月1日0点40分 |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 |
解析:抓住文中表示时间的词,然后对事件进行概括。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掩应 噩梦 沼泽 婆娑起舞 B.废墟 惨状 颠倒 毛骨悚然
C.明媚 纳粹 易帜 引人瞩目 D.凋谢 嬉笑 惊惧 绿树成荫
解析:A项中“掩应”应为“掩映”,C项中“引人瞩目”应为“引人注目”;D项中“绿树成荫”应为“绿树成阴”。
答案:B
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降落(jiànɡ) 撤离(chè) 停泊(pō)
B.凝重(nínɡ) 接载(zǎi) 序幕(xù)
C.旗帜(zhì) 移交(jiāo) 仪式(yí)
D.撰写(zhuàn) 瞩目(zhù) 绞刑(jiǎo)
解析:A项中“泊”应读“bó”;B项中“载”应读“zài”;D项中“瞩”应读“zhǔ”。
答案:C
5.快速浏览课文,看本文结构有什么特点?请根据这一特点给文章划分层次。
解析:划分文章结构是为了进一步理清文章思路,这是读懂文章的基本要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B.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C.由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日渐强大。
D.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被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寻求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解析:B项中“人”与“一切生物”是从属关系,不是并列关系;C项缺主语;D项“走出”后缺少宾语“的困境”。
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