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散文开篇,作者选择了“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
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7.这一片段的场面描写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从“那一天”到“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正面描写三只龙船上的青年桨手。第二层(从“河身……”到“一点感慨”),侧面写观众呐喊助威。
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要对文章描写的内容加以概括分类。
8.这段场面描写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案:6.五月十五日,大端阳节的赛龙舟场面。
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概括时应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语透露出的信息。
7.给这一段场面描写划分层次。
6.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主要侧重描写了什么场面?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答案:B
提示:题中“坟地”“残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A项“五彩”“夕阳”“烘炙”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谐,故A、D两项要排除。C项虽也有“枯草”“落叶”之凄凉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对岸”,那“字迹模糊”就显得不合情理了,不能作答案。只有B项,“冷”“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原文气氛一致,为正确答案。
3.对下列各组词语的释义有误的一组是( )
A.青黛:青黑色。 烘炙:烘烤。
B.膘壮:肥壮。 贫俭:节俭。
C.蹶脚:摔跤。 痈疽:毒疮。
D.角隅:角落。 恭维:为讨好而赞扬。
答案:B
提示:B项“贫俭”应为“贫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