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项脊轩(jǐ) 垣墙(yuán)
偃仰(yǎn) 逾庖而宴(yú páo)
冥然兀坐(míng wù) 老妪(yù)
先妣(bǐ) 呱呱而泣(gū)
休憩(qì) 象笏(hù)
栏楯(shǔn) 阖门(hé)
奴婢(bì)
2.“古代哲人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至“他会在我们不知晓的时空里,重新获得他(她)的命运”。
剖析:本段由宇宙的演化感悟生命的生与死,表达一种通脱豁达的生死观。作者先引用古人的相关名言,然后加以阐发,指出生命的化育“必须以几百亿年的宇宙演化史作为背景和条件”,“造就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亿万年才能完成的大工程”;而生命的死亡则是回归起源,以简单的元素形态汇入时间的洪流,“继续参与宇宙的演化”。作者以庄子鼓盆为例,认为这是“哲人对生死彻悟之后的静穆与通脱”,“生是节日,死也是节日”。此段中作者思想飞扬纵横,融会科学与哲思,极富于启示性。
结构图解
主旨探讨
本文意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要与天地融为一体,在宇宙中忘记自我,在开放的时空视野和宇宙意识的笼罩下,充分感受爱与自由的真谛,达到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哲思与诗意交融
这两篇散文写作者望星空、登高山的感受,意境非常宏阔,文思非常深远,绝非一般的写景抒情之作。透视其内容,文笔已触及时间、空间、永恒、无限这样一些哲学命题,可谓典型的哲理散文。作者又联系生命、人生、精神等抽象而宏大的人类精神文化命题,洋溢着充沛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其“天人合一”观、“回归自然”观,给人的思想以深刻的触动。同时作者又是著名的诗人,其哲思结合了具体生动的形象(星光、石头、树木等),加上文采斐然的语言表达,文章又闪耀着诗意的光辉。哲思与诗意水乳交融,发人深思,启人心智,并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其散文也渗透着诗意、诗情,表现为语言极富文采,有意境、有意蕴的语句比比皆是,引人联想,耐人寻味。如《星空》中“一瞬间,你与无数客人相遇,这么多光簇拥着你,抚摸着你,雕塑着你,你是静立于光之海洋的婴孩”,拟人、排比兼用,星光的奇妙变幻如在眼前,末句更富有想象力,神话色彩与童话色彩融为一体,把我们带到一个辉煌而圣洁的境界;《登高》中“不敢在树下呆下去,呆久了,我怕松树掩埋了我,我怕苔藓漫上衣服,我怕松鼠们集体出动,把我抬走,藏进只有月光才能找见的地方”,这里作者的想象力多么奇妙!只有诗人才能用这种想象力的语言传达出他深切的主观感受。
另外本文的引用也精当而灵活。《星空》一文中有多处引用,这些引用不仅服务于作者意思的表达,而且往往有进一步的阐发,翻出了新意。如在写到我们看到的星光、星河来自远方,来自宇宙深处时引用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下子增加了亲和感;又如引用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看法后,不仅用“在他看来”作了阐发,而且在下段提出了“宇宙宗教感”,表达了新的、针对人类现实精神状况的意思。
问题探究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班长张明想组织同学们举办一次“自然之友登山活动”,可他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你能帮他策划一下吗?
导思:保护自然,亲近自然,将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愉悦、净化、陶冶。让我们从精神、物质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大自然的拥抱吧。
探究:第一,带上登山活动的必需品,如登山鞋、矿泉水、食品等,还要带上笔记本,把自己的感想随时记录下来。
第二,去高山与自然对话,释放自己的理想,让心灵受到大自然的净化。
第三,用心去与自然交流,带着真诚向大自然倾诉。
第四,活动后组织同学们写好登山心得,召开心得交流会,与同学交流。
第五,以全班同学的名义撰写一份500字左右的《环境保护倡议书》,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组织同学们到社会上散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银河,那世世代代流过众生头顶的大河,那启动哲人灵思、灌注诗人情怀的神的大河,竟是由若干亿颗恒星汇成的光的大河”至“我们,在奔流中呈现了自己,也揭示着宇宙”。
剖析:本段描述了银河、宇宙奔腾的景象,点出宇宙中生命的特点。作者从物质永恒运动的哲学观点出发,展开了想象,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了银河奔流、宇宙奔腾的“宏阔悲壮”的景象,进而把芸芸众生和宇宙结合起来,在大背景中观照出宇宙中的生命“既抽象又具象,既卑微又伟大”。这里,“抽象”是指宇宙根本不知道生命的存在,“具象”是指生命的确存在着,“卑微”是指生命的存在“或许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伟大”是指生命“以自己小小的形式,浓缩着宇宙的命运和奥秘”。
4.天的蓝,心的蓝,蓝与蓝融为一体,心与天融为一体,不知有心,不知有天,天就是心,心就是天,也无心,也无天,只有无限的澄明和宁静。
剖析:蓝就是纯净,心与天通过共同的蓝融为一体,其“天人合一”观、“回归自然”观,给人的思想以深刻的触动,正如一代美学大师王国维所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两忘,物我一体”,表达了作者对纯净美好世界的向往。
3.我继续攀援,苍岩更加苍老,或狰狞或慈祥或如飞狮或如卧虎,见多了沧海桑田高陵深谷的大世面,对我的到来一律平静得漠然,脚踩上去,青苔松软,让我体验到铁石心肠的时间,也有害羞的柔情。
剖析:“或狰狞或慈祥或如飞狮或如卧虎”,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岩石的姿态各异,“见多了沧海桑田高陵深谷的大世面”则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岩石存在年代的久远,而“害羞的柔情”则是运用通感的手法来表现青苔的松软。
2.面对它,人类的一切狂妄、欺诈、贪婪、委琐,都显得何等可笑;面对它,任何一个有正常心智的人,都会得到净化、提升,心灵变得宏阔、高远、澄明起来。
剖析: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结构相似而又对比的语句,说明人类在宇宙面前,感受到宇宙的浩然之气,可以让人类的灵魂得到净化、心灵变得澄明,由此来说明宇宙可以作为信仰的对象。由此可以想到为什么庄子那么钟爱自然,陶渊明为什么要归园田居,回到大自然宇宙的怀抱……他们不都是在宇宙面前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从而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竖起了一座座精神的丰碑?
1.我们存在着,或许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除了我们自己在乎自己,宇宙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
剖析:这句话揭示了人类在茫茫宇宙面前的渺小。“我们”只是宇宙的一粒“微尘”,与宇宙的浩瀚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这正如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所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也正是“我们”这些个体以自己小小的形式,浓缩着宇宙的命运和奥秘,让“宇宙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
李汉荣,陕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驶向星空》、散文集《与天地精神往来》。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
句段剖析
3.近义词
演变·演化
都指发生变化。“演变”既可用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也可用于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如: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不断演变的。
“演化”多用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如:生物的演化。
和谐·协调
形容词。“和谐”侧重客观的现象,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如:这张画的颜色很和谐。
“协调”侧重于合作,需要主观的努力,并且常作动词。如: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互相协调。
消失·消逝
动词。“消失”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如:他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
“消逝”包含有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存在之意。如:一抹残霞渐渐在天边消逝了。
2.相关成语
肃然起敬: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动人的事迹后出现的恭敬、钦佩的样子。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