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槌床便大怒(chuí,用拳头敲) ②葳蕤自生光(wéi ruǐ,繁盛的样子) ③否泰如天地(fǒu tài,坏运气和好运气) ④踯躅青骢马(zhí zhú,缓慢不进) ⑤晻晻日欲暝(yǎn yǎn,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⑥赍钱三百万(lài,赠送) ⑦君当作磐石(pán,厚而大) ⑧耳著明月珰(dān,耳坠)
A.①④⑤⑦ B.①②⑥⑧ C.③⑥⑦⑧ D.②④⑤⑦
提示:②中“葳”应读“wēi”,③中“否”应读“pǐ”,⑥中“赍”应读“jī”,⑧中“珰”应读“dāng”。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
答案:A
4.《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______________,与北朝的______________合称“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歌常用的______________的手法。
答案: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南 徐陵 《玉台新咏》 长篇叙事诗 《木兰诗》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托物起兴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3.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中的“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十二地支两两相合的意思,“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指天地东南西北六面,实指天下。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间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D.“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提示:B项中“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十二干支两两相合的意思。
答案:B
2.下列全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B.
C.
D.
提示:A项“取”通“娶”,“帘”通“奁”(读“lián”),“区区”通“拳拳”。C项“手”通“首”,“纫”通“韧”,“丁宁”通“叮咛”。D项“要”通“邀”,“藏?通“脏?”。
答案:B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伶俜(líng pín) 足下蹑丝履(niè)
B.踯躅(zhí zhú) 虽与府吏要(yāo)
C.否泰(fǒu) 耳著明月珰(dāng)
D.遗施(yí) 交广市鲑珍(xié)
提示:A项“俜”应读“pīng”;C项“否”应读“pǐ”;D项“遗”应读“wèi”。
答案:B
4.作者笔下的“南国秋”,其景象有什么特色?从哪两个侧面表达出来?
提示:注意抓住草木、空气、天空、气候的特点来分析。
3.下列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 )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提示: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容衔接。先是写秋蝉的声音是北国的特产,然后写原因,接着跟南方的对比。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提示:B项把“枣子颗”比作“橄榄、鸽蛋”。
答案:B
1.下列加点词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的倩影 倩:美好。
B.不能自已 已:止,抑制。
C.何尝不然 然:对,是。
D.回味不永 永:久远。
提示:C项的“然”应解释为“这样”。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