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雇佣(yōng) 撰稿(zhuàn) 诅咒(jǔ) 坚忍不拔(rěn)
B.芜杂(wú) 空白(kōng) 肤浅(fū) 豁然开朗(huò)
C.诽谤(pàng) 精悍(hàn) 扼要(è) 卓有成效(zhuó)
D.诬蔑(miè) 悼词(dào) 苍穹(qióng) 衷心喜悦(zhōng)
提示:A项的“诅咒”的“诅”应读“zǔ”;B项的“空白”的“空”应读“kòng”;C项的“诽谤”的“谤”应读“bàng”。
答案:D
2.请结合全文说说“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的含意。
提示: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要结合本句的艺术手法来回答,同时还要重点分析重要词语。
1.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A.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B.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C.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
D.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提示:例句与A、B、D三项都是比喻句,C项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答案:C
4.186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_______________,黑人终于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但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_______________签署100多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二等公民。针对这种情况黑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_______________在25万人的集会上发表的演说。
答案:《解放黑奴宣言》 《解放黑奴宣言》 马丁·路德·金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_______________。
(2)黑人得不到公民的_______________,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
(3)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_______________。
A.誓言 权利 保证 B.誓言 权力 保障
C.诺言 权利 保障 D.诺言 权力 保证
提示:“诺言”是应允别人的话;“誓言”是宣誓时说的话,有庄重的色彩。“权力”是指政治上或职责范围内的一定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权利”与义务相对,是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对象是公民、法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保障”侧重表示对已有的事物加以维护,使不受影响或损害;“保证”侧重表示切实负责地完成,其对象都是将要做的事。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枷锁 歧视 峰巅 心急如焚 B.萎缩 真谛 洋溢 崇山峻岭
C.携手 兑现 曲折 摇摇欲坠 D.蜿蜒 履行 摧残 义愤填赝
提示:D项中“义愤填赝”应为“义愤填膺”。
答案:D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镣铐( ) 兑现( ) 印戳( ) 崭新( ) 磐石( )
蜕变( ) 匿迹( ) 萎缩( ) 给予( ) 瞭望( )
答案:liào duì chuō zhǎn pán tuì nì wěi jǐ liào
4.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涉江采芙蓉》在这一点上却表现得与众不同,此诗表达人的凄清心境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3.下列说法中准确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是一首表示妇女在采芙蓉时所产生的忧伤诗作。
B.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是他热爱农村生活,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人民。
C.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但并不证明他没有远大的抱负,“大济苍生”的信念一直在他的心中保留。
D.《短歌行》是一首有消极情绪的诗,表达了作者“及时行乐”的人生感慨。
提示:A项中《涉江采芙蓉》是一首表示妇女思念远方丈夫的诗作;B项中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是想远离官场,追求心灵上的自由;D项中《短歌行》是一首有积极情绪的诗,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吸纳人才的人生感慨。
答案:C
2.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尘网”“樊笼”的比喻义相同,都指为官之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憎恨。
B.“羁鸟”“池鱼”的比喻义相同,指为污浊官场所束缚的自我,表达了作者对烦扰的世俗深深的厌恶之情。
C.“尘网”指庸俗污浊的官场犹如罗网,表现诗人对为官生涯的厌恶;“樊笼”与“自然”相对,指使人受拘束的尘世,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俗的否定。
D.“羁鸟”“池鱼”与诗中的“樊笼”形成完整的意象,指受尘世、官场所束缚的失却本性的自我。表达了诗人对返归自然、淳朴、宁静的生活的向往和辞官归隐的志向。
提示:A项中“尘网”与“一去三十年”的官途相关连;“樊笼”与“自然”相对应。
答案: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