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0458  430466  430472  430476  430482  430484  430488  430494  430496  430502  430508  430512  430514  430518  430524  430526  430532  430536  430538  430542  430544  430548  430550  430552  430553  430554  430556  430557  430558  430560  430562  430566  430568  430572  430574  430578  430584  430586  430592  430596  430598  430602  430608  430614  430616  430622  430626  430628  430634  430638  430644  430652  447348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zhì)热  (chēn)怒  毛骨(sǒng)然  舞(xiè)歌台

B.(jiǎo)健   (qiè)意   寻常巷(mò)   羽扇(guān)巾

C. (piǎo)窃  (yǐ)逦   鼎(dāng)玉石  (zī)铢必较

D.(míng)迷   (diān)池  妃(bīn)媵嫱   管弦呕(yā)

试题详情

2.名句名篇

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⑵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⑶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⑷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⑸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⑹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试题详情

1.文学常识

⑴“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与“诗言志”的传统相比较,赋的特点首先在于“体物”,即摹写事物。

赋在内容上既然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  文”的意思。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

⑵作家作品

①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②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俱佳。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表现出一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咏史诗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清丽生动,为世传诵。著有《樊川文集》。

③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④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开创了豪放词派,在坚持抗战,用诗词抒发爱国感情方面,又与陆游齐名,把南宋爱国主义文学创作推向高峰。

试题详情

4.省略句

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略量词)

⑵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省略主语)

试题详情

3.倒装句

⑴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状语后置)

⑵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状语后置)

⑶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⑷辇来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⑸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

试题详情

2.被动词

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战

⑵洎牧以谗诛

⑶函谷举

试题详情

1.判断句

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⑵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⑶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试题详情

6.词类活用

割,以趋于亡 (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的,一月月的)

⑵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⑶李牧连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则获邑,则获城(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⑸骊山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名词用作状语,向北,向西)

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名词用作状语,象蜂房,象水涡)

石, (名词用作动词,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

弦,为秦宫人(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弹琴)

⑼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珍宝,聚敛的珍品)

⑽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

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放火)

⑿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借鉴)

试题详情

5.古今异义

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古义: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⑵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

⑶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愿动词 表示许可)

⑷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⑸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古义:先例、旧事;今义 :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⑹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这里指房屋建筑结构的样式;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⑺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经营:古义指搜集、保存、积蓄,这里指金玉珠宝;今义指筹划、计划组织。精英:古义指事物的精华部分,今义常比喻各行各业宝贵的人才)

⑻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⑽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天气特征;今:一定地区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试题详情

4.一词多义

   非不利(兵器、武器,名词)

兵  斯用之效也(战争,名词)

   而秦又至矣(军队、名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事(旧,形容词)

故  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因此,连词)

   此言之(对,说得对,动词)

得  诚不已(能够,动词)

   较秦之所(得到、获得,动词)

亡  诸侯之所以亡与战败而者(丧失、丢失,动词)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灭亡,动词)

暴  秦之欲无厌(凶暴的,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霜露(暴露,动词,读暴pù)

终  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惜其用武而不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前“为”意为“治理”,动词;后“为”是“被”,介词)

为  至丹以荆卿计(作为,动词)

   邯郸郡(成为,动词)

始  燕赵之君,有远略(起初,副词)

   速祸焉(才,副词)

向  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

   并力西(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动词)

一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表示最小的整数,数词)

一肌一容(所有的,全部、权,形容词)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的,结构助词)

   秦人视之(它,指代金玉珍宝)

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他们,指代“秦人”)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往,去,动词)

使  使负栋之柱(让,动词)

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连词)

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动词)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动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