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0578  430586  430592  430596  430602  430604  430608  430614  430616  430622  430628  430632  430634  430638  430644  430646  430652  430656  430658  430662  430664  430668  430670  430672  430673  430674  430676  430677  430678  430680  430682  430686  430688  430692  430694  430698  430704  430706  430712  430716  430718  430722  430728  430734  430736  430742  430746  430748  430754  430758  430764  430772  447348 

11.下面是一首小诗,依据第二、五小节,补写另两小节诗句。

四季是什么?

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诗。

春,是翠绿的诗,

萌动着活力和生机。

夏,是火红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是雪白的诗,

袒露着纯洁和无私。

[答案] (1)燃烧着热望和情思。(2)秋,是金黄的诗,收获着成熟和希冀。(观察原诗,第二、三、五节很整齐,所以每节的第一句须用一个表示色彩的形容词修饰“诗”,第二句变换一个动词,并用两个形容词做它的宾语。这些形容词都应符合季节的特点)

试题详情

10.用对偶句的形式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每句补充字数不少于4个,多则不限)

滔滔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巍巍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滔滔黄河奔腾跳跃哺育中华儿女。巍巍泰山屹然耸立见证人世沧桑。

试题详情

9.下列比喻不尽恰当的一项是( )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

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你是美的姐妹,

 你是艺术家的娇儿,

 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

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

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答案] B(“书山上跋涉的樵夫”应该喻指读书人,所以用来喻指“词典”不当)

试题详情

8.请围绕“美”这一话题,在横线上补写相关文字,与前面的语句组成排比句,并要求句式与画线的句子一致。

生活在充满生机的世界里,有谁不爱美呢?你我审美观点不同,又有何妨!有人以傲雪绽放的腊梅为美,有人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为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人都有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爱美是人具有的本能,爱美是人的天性。

[答案] 有人以扎根风雪高原的雪莲为美 也有人以倾国倾城的牡丹为美

试题详情

7.选出下列对加线部分修辞格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阿凡提到“信得过”食堂吃早点。看看端上桌的油条,阿凡提没有吃,却伸出两个手指,按在油条的一端。“趁热吃吧,还等什么?”服务员走过来问。我看这油条干瘪瘦小,一定得病了,正给它诊脉呢!阿凡提回答。

--阿凡提用拟人兼委婉修辞,既避免了正面冲突,也委婉地批评了食堂,显得幽默而风趣。

B.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有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这是运用比喻,竭力将讽刺对象的缺点加以夸张放大,使之格外地凸出,将三仙姑的“丑”暴露出来,收到了良好的讽刺效果。

C.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街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会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这是运用借代手法,用“洋布”代旗,以“卑俗”来代替“崇高”,故意将崇高降下格来,将尊贵庄严的形象装进滑稽卑俗的外壳之中,收到了完好的讽刺效果。

D.在欢迎日本青年代表团的宴会上,热情的中国朋友用著名的“人参母鸡汤”来款待客人。不想这可为难在场的翻译了。原来,他没有记住日语“母鸡”这个词。只见他机灵地站起来,指着汤,笑着对客人说:这是公鸡的太太和人参做的汤,请诸位品尝。

--这是运用借喻修辞,将崇高之人以一个卑俗之物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答案] D(应为拟人)

试题详情

6.对下面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乃是迷行舟。

“天镜”、“海楼”写荆江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写法。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

“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文才出众,是夸张写法。

D.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轻舟短棹”写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写法。

[答案] D(非借代)

试题详情

5.下列六个诗句,可以配对组成关于写作的对联的诗句是( )

①才如潮涌立意奇 ②百思难解心随意

③行文无序赏花开 ④学实(似)高明言语怪

⑤一语妙用好辞章 ⑥用笔不灵看燕舞

A.④①          B.④⑥

C.②⑤                   D.⑥③

[答案] D

试题详情

4.对下列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花枝”借代枝头怒放的梅花。用一个“枝”字,说明不是一点梅,而是满枝梅花。

B.吴荪甫突然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

“铁青色”使用的是移用手法,它把肖象刻画和心理描写融合在一起。

C.假真真假凭罗织,非是是非靠引申,弹雨枪林走过了,归来阶下作囚人。

画横线的文字使用了对偶的方法,揭露了“四人帮”以假乱真、是非颠倒的罪行。

D.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

用“舔”写火苗是比拟,它把火苗的形状动态逼真地描摹下来,以烘托欢快气氛。

[答案] C

试题详情

3.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修辞的辨别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绿肥红瘦”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B.“知否?知否?”运用了设问、反复的修辞,“应是绿肥红瘦”是对“却道海棠依旧”的错误说法的纠正。表现了作者体物之细。

C.“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虽然是一问一答,由于运用的是陈述句,不构成设问的修辞手法。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了反问、反复、借代的修辞,强调了风雨后的情景--花朵凋零,绿叶茂盛,表达对春天留恋的伤感情绪。

[答案] B

试题详情

2.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A.“薄似纱”一句用了比喻,本体是“世味”,说世俗不好,人情淡薄。

B.“客京华”一句用了反问的手法,意思是不应在京城客居。

C.“小楼”一联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诗人在小楼,彻夜听着春雨淅沥;次日清晨,小巷深处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D.“素衣莫起风尘叹”一句用了双关的手法,“风尘”表面指京城里风尘大,把白衣染黑了,实际上指世俗不好,风气最坏,把自己高洁的品行玷污了。

[答案] D(拟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