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 翻译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的文言句子。(5分)
(1)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这溪里的水可以用来染色,按照它的作用来命名,所以称它为染溪。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
13、 对本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交代苏子与客的亲密关系。
B.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C.描绘月色中赤壁的优美景色。
D.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的心境。
12、 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诵明月之诗
A.两个“于”相同,两个“之”不同。
B.两个“于”不同,两个“之”相同。 (第一个是“从”,第二个是“在”;两个都是助词“的”)
C.两个“于”不同,两个“之”不同。
D.两个“于”相同,两个“之”相同。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我国的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从体裁到表现手法,受史传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B.《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作者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歌颂了具有异端思想的男女青年。
C.戏剧演出受舞台制约,要求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主题思想,因此可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D.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牡丹亭》等,与王实甫、郑光祖、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是《救风尘》,“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简析:题干有两个地方规定了下文的顺序,一是应先说“记忆”后说“理解”,二是先说“刘言”后说“李莉”。另外,从表意角度看,都是从长处(强)方面来说的,因此答案应为C)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C ]
A.这家商店的商品很多都没有厂家名称及生产日期,同时,服务态度之差更是有口皆碑,这些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
B.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任何一个人都要积极寻求别人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C.他每天都紧紧跟着上司,形影不离,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最终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变得目空一切。
D.她形象姣好,口齿伶俐,举止得体,天生一块主持人的料,这回艺术节让她担任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找对人了。
(A项“有口皆碑”通常是用来称赞好人好事,不可用来形容缺点,如果要以讽刺口吻表达对商店的批评,则应对这个词加上引号,以表示反其意而用之。B项“众人拾柴火焰高”指的是人多力量大,而句中要表达的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意思。C项“炙手可热”原意是手一接近就感受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一些人权势气焰嚣张。用在句中是恰当的。D项“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与句意不相符。)
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到底答不答应他的请求?我的小宝贝?”爸爸急冲冲地走进来,“人家在大厅上还等着你的答复呢!”
B.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C.广东美术馆举办《新宣传画展》,李公民教授进行了一场题为《当代艺术与社会责任》的演讲,听众反应热烈。
D.孩子离家外出已经多天了。他究竟去了哪里,会不会回来,什么时候回来?这些都是家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A项“到底答不答应他的请求,我的小宝贝?”这是一句话,“我的小宝贝”在句中是称谓倒装,应把“请求”后的问号改为逗号。C项书名号改双引号。D项前面三句话提出了三个问题,但都不是疑问,而是陈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应该使用问号。)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