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95`)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的“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附:2000年春季高考第8题:对唐代虞世南的《蝉》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 垂绥,指蝉。蝉头部有伸出的触项,状似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和“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和力度。
C、三四句蕴涵深情,表明立身品格高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人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2、对下面《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94`)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附:2001年高考第10题:对下面臧克家的《海》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哲理。
1、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93’)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的手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手法
6、根据下面提示默写本册中的有关诗词句。
①.《沁园春•长沙》中由“看”字领起的句子: 看 。
②.《离骚》中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的诗句是: “ 。”
③.在陶渊明笔下有许多平常而又优美的农村生活场景,如 “ 。”
④.《长歌行》中告诫我们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答: 。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哪一句? 答: 。
⑥.《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的写景句是: 答: 。 ⑦.本册有一个类似“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喻“愁”诗句,是: 。 ⑧.《雨霖铃》中直叙离别之苦的语句是 答: 。
⑨.《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胜景的语句是 答: 。
⑩.《永遇乐》的主旨表现在哪一句? 答: 。
[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
5、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句与此意思相近的话,它是: 。(1991年高考)
4、写出下列诗词句的出句或对句:
A. ,犹抱琵琶半遮面。 B.别有忧愁暗恨生, 。
C. ,相逢何必曾相识。 D.出师未捷身先死, 。
E.出师一表真名世, 。 F.小楼一夜听春雨, 。
G. ,蓝田日暖玉生烟。
3、写出下列各诗词名句的下句.(1993年高考·新科目组) ①.蚍蜉撼大树,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⑤.待到山花烂漫时, 。
2、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996年高考)
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⑵.莫愁前路无知己, 。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⑷.业精于勤荒于嬉, 。 ⑸. ,由奢入俭难。
1、在横线上默写《沁园春·长沙》的词句.(1992年高考)
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