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1094  431102  431108  431112  431118  431120  431124  431130  431132  431138  431144  431148  431150  431154  431160  431162  431168  431172  431174  431178  431180  431184  431186  431188  431189  431190  431192  431193  431194  431196  431198  431202  431204  431208  431210  431214  431220  431222  431228  431232  431234  431238  431244  431250  431252  431258  431262  431264  431270  431274  431280  431288  447348 

12. 下列各句引用名句有错误的一句:

  A 唐诗中那些用明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铁骑突出刀枪鸣”地出现警句。

  B考上音乐学院不久,小李认识了高教授,受到这位饮誉海外的声学专家的赏识,小李心中充满“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受。

  C 在苏州评弹会演中,流派纷呈,有圆润流畅的蒋调,有质朴豪爽的沈调,有苍劲明朗的强调,有回环委婉的俞调,还有丽调、侯调、相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胜。

  D近几年来,这家企业的干部和财务人员大肆挥霍,侵吞“小金库”的资金,当上级派人来清查时,主要领导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玩弄言词,制造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试题详情

11. 对课文中的诗词鉴赏理解有误的一项:

  A  在陆游的《书愤》中尾联写到诸葛亮是诗人以诸葛亮自比,以此自勉,表示致死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心愿;而在杜甫的《蜀相》里尾联写到诸葛亮,表达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也表现出诗人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

  B  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了诗人自己郁积胸中的块垒。

  C  在秦观的《鹊桥仙》中,“金风玉露”词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明确告诉人们七夕的季节特征:秋,在五行中属金,因而多说“金秋”;露珠叶多出现在秋季,“玉露”即借指初秋。

  D  柳永在《雨霖铃》中,充分发挥想象,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上阕面对秋天的傍晚,乃是实事、实景、实情;下阕设想别后情景,无疑为虚写。--全词正是运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形象,提高了艺术品位。

试题详情

10. 对课文中诗词的诗句的解读理解错误的一项

  A 杜甫的《登高》首联,勾画出一副秋天肃杀的图景,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不正是秋景的写生吗?加之耳听“猿啸鸣”,目睹“鸟回飞”,恰恰流溢出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投的怅惘。

  B 柳永的《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的意思是:尽管我留恋,我思念,然而,我走了又走,去了一程又一程,经历了千里风尘,我终于来到了辽阔无垠的楚地。

  C 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这里诗人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正是内心苦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可贵的是,词人并未由此而消极、颓废、及时行乐;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的正是对英雄缅怀和景仰之情。

  D 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中,短短七个字中,竟连用两个“自”,不仅形象地写出了花与水无人欣赏,受到冷落的情态,而且诗人寓情于物,借花与水自然形态地自落自流,来深层次地影射自身的孤独与寂寞。

试题详情

9. 从语序角度考虑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D 渌水荡漾清猿啼

试题详情

8. 对下列诗句(或加线文字)所用修辞手法归类正确得一项:

樯橹灰飞烟灭。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③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⑧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望归客不发  ⑨ 古来万事东流水  ⑩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  ①④⑥ / ②⑤⑦ / ③⑨ / ⑧⑩

  B ①④ / ②⑤ /  ③⑥⑨ /  ⑦⑧⑩

  C ①④⑤ / ②⑥⑦ /  ③⑨ / ⑧⑩

  D ①⑥ / ②⑦⑧ / ③④⑨ / ⑤⑩

试题详情

7. 对下面诗句诵读节奏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  念 / 去去 / 千里 / 烟波 / 暮霭 / 沉沉 / 楚天 / 阔。

  B  少无 / 适 / 俗韵,性本 / 爱 / 丘山。

  C  少小 / 去 / 乡邑,扬声 / 沙漠 / 垂。

  D  红藕 / 香残 / 玉簟 / 秋。轻解 / 罗裳,独上 / 兰舟。

试题详情

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

  A  余冠之岌岌兮        B  伏清白以直兮

  C  栗深林兮层巅        D  足以汝身

试题详情

5.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 华兹华斯,法国“湖畔派”代表诗人。这些诗人在湖畔聚居,其诗作又多描写湖区,因而得此称号。

 D 闻一多与徐志摩都是新月派诗人,前者有诗集《猛虎集》,后者有诗集《红烛》。《死水》。

试题详情

4. 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B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因为思念,一整天也织不成布,眼泪如同雨水一般地流。

  C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世上的香花总是离不开雨露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D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绿油油的草照映着石阶,空自形成一派春天的景象,藏在树叶里的黄鹂白白地唱得好听。

试题详情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

  A  相复几许(距离) 扬声沙漠(流传) 性命可怀(怎么)   说女美(好看)

  B  徒留无所(用处) 心而抑志(委屈) 宁死以流亡(突然) 两朝开(扶助)

  C  少无适俗(品性) 视死如归(飘忽) 便言多言(你的)  对酒歌(高唱)

  D  怨灵修之浩荡(宽广) 惟时之枕席(醒时) 纤纤素手(伸出)京华(作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