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1290  431298  431304  431308  431314  431316  431320  431326  431328  431334  431340  431344  431346  431350  431356  431358  431364  431368  431370  431374  431376  431380  431382  431384  431385  431386  431388  431389  431390  431392  431394  431398  431400  431404  431406  431410  431416  431418  431424  431428  431430  431434  431440  431446  431448  431454  431458  431460  431466  431470  431476  431484  447348 

8.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 一夫呼,乱者四应。

 B. 事不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 虎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D. 削月割,以趋于亡。

试题详情

7. 下面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B.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C.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D.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试题详情

6. 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楚辞》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文天祥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C.“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选辑,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钟嵘的《诗品》中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古诗”是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的一种诗体。“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试题详情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是杜鹃,在不同的诗词里有不同的意义,“杜鹃啼血猿哀鸣”表现忧愁、悲哀,“杜宇(杜鹃)一声春晓”表现欢快、希望。

B、有一次,我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C、散文写“虚”,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

D、金秋时节,硕果满园,有艳红的苹果、淡黄的梨子……等,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醉人的笑意。

试题详情

4. 在下面空白处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天宇。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年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_________。

A. 我们每一颗年轻的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B. 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

C. 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

D. 我们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试题详情

3. 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投资方多次______了内蒙古等地的草原,均因沙化严重、草地退化的问题而搁浅。

②虽然他尽了很大努力,但还是没有__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③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④近年来,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但是,在城市,______在农村,封建迷信也在死灰复燃。

A. 考察  遏止  限制  甚至

B. 考查  遏制  限制  甚至

C. 考查  遏止  制约  尤其

D. 考察  遏制  制约  尤其

试题详情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羽扇纶巾   深思慎取   披荆斩棘   如弃草芥

B. 犹劳兴国   文过是非   金戈铁马   惊涛拍岸

C. 夙兴夜寐   智力孤危   晓风残月   雕栏玉砌

D. 逸豫亡身   理固宜然   舞榭歌台   漂沦憔悴

试题详情

1. 下列加点词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期(qiān)   施(yí)   机(zhù)   阡(mò)

B. 苗(yì)    然(mǐn)   豆(kòu)   麦(jì)

C. 謇(jiǎn)   阔(qì)   初(jì)    离(shǔ)

D. 素(wán)   吐(bǔ)   女(huàn)   然(chuàng)

试题详情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 (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