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1937  431945  431951  431955  431961  431963  431967  431973  431975  431981  431987  431991  431993  431997  432003  432005  432011  432015  432017  432021  432023  432027  432029  432031  432032  432033  432035  432036  432037  432039  432041  432045  432047  432051  432053  432057  432063  432065  432071  432075  432077  432081  432087  432093  432095  432101  432105  432107  432113  432117  432123  432131  447348 

13

答:回家始,以回家终,可以说回家是文章的线索,通过几次对回家的描写,写出了先子一家的浓浓亲情。最后的不回家,则写出了先子爱大家的高尚情操。(此题可以结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去理解。)                              

14将高潮放在开头,又不直接点明先子已牺牲,给读者留下悬念。                               

15答:“狠狠心”表明做出这个“放荤油”决定的困难,表现出家庭经济状况的极度艰难,也更突出母亲对先子的炽烈的疼爱之情。                                

16答:不矛盾。“爹”开头埋怨“狠心”,丢下父母自己去了,这是丧子之痛;结尾说“先子是好样的”,表示对儿子的理解,充满了赞美和自豪之情。                               

17答:赞同“至爱亲情”,理由:五件事有四件直接写先子对回家的渴望,另一件是暗写对“家”的深深依恋。赞同“崇高的奉献精神” ,理由:前半部分浓墨重彩写先子对家的依恋之情,是为后文写先子为“大家”而牺牲的品质作铺垫。前者渲染得愈强烈、执著、真挚,就愈能突出先子高尚的牺牲精神。(两者都赞成也可,要进行综合分析说明。)                               

试题详情

9、①  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应侯范睢在秦昭王时被重用,与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擅大权?                                              

10

主要描写了清泉寺优美、洁净、幽静的特点。作者通过写清泉寺幽雅而充满春的生机的环境,表达了他热爱自然、执着人生的愉悦情怀。

②   这句诗用借喻的手法,以富有情韵的语言,寓议论于形象之中,回答了“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诘问,充满了感奋人心的哲理。“门前流水尚能西”以“流水能西”  为喻,说明“人生可再少”的哲理;“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黄鸡” 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而作者用“休将”两字以旷达的语言表达了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的愿望,令人警醒。

11

①答案:B、戴盈之主张逐步减轻直至最后废除;孟子主张马上废除。

知道自己错了,就应该迅速改正,而不应该寻找借口拖延下去。                              

12答: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他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吞金自尽。                                

试题详情

7.答案:C (  从张唐不同意出使的理由和甘罗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劝说可以看出,张唐同意出使,完全是为了自己,是因为怕死而不同意出使,后来又因为怕死同意出使,并非"为了秦燕联盟".此题考查考生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关键在于要能读懂文章没有明确说出但明确表示出来了的信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奉事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准备派张唐去燕国任相,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百里方圆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请张卿去燕国任相,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就作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甘罗去拜见张卿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卿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睢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卿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卿说:“确实明了这一点。”甘罗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 

行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甘罗,年纪很轻,然而是著名门第的子孙,所以诸侯们都有所闻。最近,张唐想要推托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把张唐的事通报一声,请答应派他去。”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B部分(共50分)

试题详情

6.答案:D(①被,②到;A动词"到、去、往";B语气副词,表希望;C介词"把")

试题详情

5.答案:D(异故:别的缘故。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词义正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一定要回到原文,从上下文的脉络去推断词义的正确与否)

试题详情

答案:D (A“都是”错,原文中是“往往”。B“只用于”错,太绝对了。C“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错,原文中无此意思,属无中生有 )

4.答案: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这句话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试题详情

答案:C E (A觉新始终被两扇小小的门给阻挡着;B项张飞并没有立刻起兵,两位末将是因为不能按时备办白甲白衣而受鞭打。D项冯云卿让女儿刺探机密,内心经历了剧烈的斗争)

试题详情

1、默写

风萧萧兮易水寒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艰难苦恨繁霜鬓俯察品类之盛

⑤、,渺沧海之一粟

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沧海月明珠有泪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申之以孝悌之义

鸡鸣桑树颠

试题详情

19、仿照下面语段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能运用对比手法,又能使所写句子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从而体现文段语意的完整性。(4分)

地震可以撼动山岳,却撼动不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坎坷励志,多难兴邦!中国进行的这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以最清晰有力的方式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已经照临神州大地。

        教师用版(答案)

A部分(共100分)

试题详情

18、下面是某学校在2008年高考后的招生宣传文字,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贵校一直坚持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实现了“领导主抓,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创建了就业信息网,与各大型人才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树立了广泛的就业网络和稳定的就业基地。欢迎各地学子前来就教。

(1)将_______改为_______;(2)将_______改为_______;

(3)将_______改为_______;(4)将_______改为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