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品味语句
(1)《园丁集》在每节诗的最后,都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重复有什么作用。
这不断重复的一句,在诗中起到了结构性的作用,不仅形成了优美的、重叠的节奏,也不断提醒读者去思考人行走的意义,人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
(2)如何理解“狄金森把洪水包裹起来”,“放在一个抽屉里边”。
“洪水”与“火”,在无法抑制、无法包藏这一点上,二者是相似的。“洪水”的奔涌、盛大与“包裹”“抽屉”的封闭,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
3.赏析作品的内涵
《鲁拜六十六首》宇宙的永恒,生命的短暂,是人类面对的永恒话题,在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文学中,都会找到类似的咏叹。诗人也在思考着这些问题,诗人或从宏观处着眼,将历史、宇宙总揽于心,或从小处下笔,以水滴、蚊子、陶罐等形象为喻,使诗歌有了巨大的包容性。
《园丁集》在诗中诗人引领着读者去观察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他只提出疑问却不给出答案,“我”和世界之间微妙的关系,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暗示着有某种“火”,人是无法掩饰、也无法主动压抑的。那是热烈的情感,还是生命的冲动,读者可以发挥想象的余地。
精析·重点解读
2.分析作品的结构
《鲁拜六十六首》
第一节:论述了人类世代交替。
第二节:说明了人类的渺小。
第三节:诗人以为饮美酒、听音乐比一味追逐利禄聪明的多。
第四节:论述了人与酒罐一样死后都会化作泥土。
第五节:论述了宇宙的空虚与无限。
第六节:表现了诗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第七节:论述了短暂人生的意义。
第八节:面对问题,诗人承认自己的“无知”。
《园丁集》
第一节:诗人制造“悬念”,“我在路边行走,也不知道为什么”。
第二节:诗人经过茅屋,看见人们的劳作。
第三节:诗人经过田地、树林、市集,也不知为什么停住。
第四节:诗人对几年前“三月风吹一天”的回忆。
第五节:日色苍白时刻,诗人缓步回去。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自然”的现象,或许是这一现象触动了诗人的灵感。
1. 欣赏作品的形象
《园丁集》中的“我”在路上行走,经过竹林、茅屋、市集、渡口,听见鸟儿的鸣唱,看见人们的劳作。“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句反复出现,使得“行走”本身,变成了一种思想的漫游。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中的“火”,它不能被压抑、掩饰,在漫长黑夜过后,它突奔而出。在诗中,“火”或许代表了人生中不能抑制的冲动、情感,最后它会被“风”唤醒,烧毁“你的松木地板”,改变你的生活。
3.了解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伊朗诗人,以写作四行诗(鲁拜)著称于世。19世纪英国诗人菲茨杰拉德曾将他的诗译成英文,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鲁拜,指一种伊朗古老的诗体,即四行诗。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六个哥哥也均献身于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1878年去英国学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 泰戈尔童年时代即展露诗才,他的爱国诗篇《给印度教徒庙会》(1875)发表时,年仅14岁。1880年,19岁的泰戈尔便成为职业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1883),还有戏剧和小说等作品。这些早期作品的特点是梦幻多于现实,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期,诗集《心中的向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诗篇《两亩地》(1894)的发表,标志着泰戈尔从宗教神秘主义走向深刻的人道主义。这一时期的诗作还有《金帆船》(1894)、《缤纷集》(1896)第5部抒情诗集和一部《故事诗集》(1900)。此外,他还创作了6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的《素芭》(1893)、《摩诃摩耶》(1892)、《最活着,还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杰作之林。 1901年,泰戈尔为改造社会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教育实验。1912年,这所学校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由于英国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泰戈尔积极投身于运动并创作了许多爱国诗篇。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的最辉煌时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诗集和8部英文诗集,其中《吉檀迦利》为诗人赢得世界性声誉。这一时期重要的诗集还有《园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飞鸟集》(1916)等。1910年,泰戈尔又发表了史诗性长篇小说《戈拉》和象征剧《国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为寻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发表了许多著名演讲。这时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诗,分别收在《非洲集》(1937)、《边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余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画家,曾创作2000余首歌曲和1500余帧画,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1913年,“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获诺贝尔文学奖。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 1941年4月,这位旷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写下最后的遗言《文明的危机》。同年8月7日,泰戈尔于加尔各答祖宅去世。
艾米莉·狄金森 (1830-1886) ,为美国隐士女诗人,生前写过一千七百多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短诗,却不为人知,死后名声大噪。 她诗风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 题材方面多半是自然、死亡和永生。
|
(2)作品简介
《鲁拜六十六首》诗人在诗中先后讨论了人类世代的交替、宇宙的空虚与无限、短暂人生的意义等问题。诗人没有明确的答案,更多地是呈现自己的困惑,面对这些人生永恒的命题,或许承认“无知”恰恰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园丁集》开头就似乎制造了个悬念,诗人以一个路人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和谐,静美的世界:横斜的竹影,疲倦的鸟雀,劳动与生活的现场,几年前的回忆,作者提醒读者去思考人行走的意义,人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诗人将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引入了人的社会生活说“你无法扑灭一种火”,它不能被压抑掩饰,在黑夜过后,会奔突而出。
精析·整体感知
2.补充词语解释
(1)词语释义
接踵:后面的人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渊源:比喻事情的本原。
利禄:(官吏的)钱财和爵禄。
谛听:仔细地听。
参透:看透;透彻领会(道理、奥秘等)。
流光:光阴;岁月。
(2)近义词辨析
本质·实质
本质:运用范围比“实质”广,“本质”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可构成本质特点等词组。
实质:指内在的实际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一般指抽象事物。
出现·涌现
出现:“出现”运用范围比“涌现”广,它可指人,如出现好人好事;也可指抽象事物,如出现好现象。
涌现:指大量出现,多指具体的,好的,大量的,如涌现大批积极分子。
1.识记字音字形
(1)字音识记
抽屉(ti) 倦慵(yōng) 簌簌(sù) 钏(chuàn)镯(zhuó) 芥(jiè)菜
休憩(qì) 蚌(bnàg)壳 斟(zhēn)满 谛(dì)听 呻吟(yín)
(2)字形辨识
10.“我”感到“羞愧”是因为“我”也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9.华南虎的个性:高傲不羁、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向往自由。课文中的诗句: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8.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使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