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2896  432904  432910  432914  432920  432922  432926  432932  432934  432940  432946  432950  432952  432956  432962  432964  432970  432974  432976  432980  432982  432986  432988  432990  432991  432992  432994  432995  432996  432998  433000  433004  433006  433010  433012  433016  433022  433024  433030  433034  433036  433040  433046  433052  433054  433060  433064  433066  433072  433076  433082  433090  447348 

23、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

  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

  C.象征因“客去”而感觉孤寂的作者

  D.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

试题详情

22、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歌相答--一边走一边唱,互相酬答

  B.凛乎其不可留也--感到害怕,不敢停留

  C.如此良何夜--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D.听其所止而休焉--随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

试题详情

21、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适有孤鹤,横江来        B.玄裳缟衣

  C.掠予舟而西也           D.羽衣蹁跹

试题详情

20、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而乐之          B.安所得酒乎

  C.四寂寥          D.道士

试题详情

1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试题详情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试题详情

1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A.终葬先人之北,然后惟其所愿

B.今是溪独见辱愚,何哉?

C.少焉,月出东山之上

D.其身也,则耻师焉

试题详情

15、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此非曹孟德诗乎      ②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⑤驾一叶扁舟        ⑥渺沧海一粟

⑦哀吾生须臾        ⑧羡长江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试题详情

1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坐(端正)

BV
 
江陵(向下游到)

顺流而(向东进发)

C
 
酒临江(斟酒)

渔樵于江之上(江中小岛)

D
 
驾一叶之舟(小船)

沧海之一粟(眼泪)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