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3228  433236  433242  433246  433252  433254  433258  433264  433266  433272  433278  433282  433284  433288  433294  433296  433302  433306  433308  433312  433314  433318  433320  433322  433323  433324  433326  433327  433328  433330  433332  433336  433338  433342  433344  433348  433354  433356  433362  433366  433368  433372  433378  433384  433386  433392  433396  433398  433404  433408  433414  433422  447348 

6.下列选项中字词解释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疾(奔跑)道左   小(知道)不及大知   (碰撞)呼欲绝

B. 日以厌(轻视)   又(违背)恳愿     停于大室之(角落)

C. 歔欷欲流(眼泪)  昂其(值)       而(占领)一国者

D. 而夫婿逸(欢乐)   (撩拨)以尖草     又劣弱不(中间)于款

试题详情

5.下列选项中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臣以险(挑衅)    使建中远时羞之奠(准备)    吾女与汝女(成长)

B. 而刘夙疾病(缠绕)  乃能衔哀诚(表达)      纵一苇之所(往)

C. (不久)蒙国恩    教吾子与汝子,其成(幸亏)  举酒(嘱)客

D. 不(自夸)名节    孰谓汝去吾而殁乎(就)    晚有儿(媳)

试题详情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去年十二月,省教育厅就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失业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切实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B.很显然,汉武帝国策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西汉王朝的国运的盛衰。

C.由于出口受阻,公司今年的利润下降了一倍。

D.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鸣沙山,当地人告诉我,倾听沙子呜呜的鸣响最好是在晴朗干爽的风天的黄昏较为合适。

试题详情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大家都谈得很开心,可是这个人一出现,在场的所有人都哑然失笑,气氛顿时就沉闷下来了。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应该奋发有为。

C.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赞成或反对商品房价格上涨的言论在各大媒体上一度甚嚣尘上,让人无所适从。

D.在近代著名的“丁戌奇荒”中,北方九省赤地千里,灾民多达两亿,其中山西省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被夺去了生命。

试题详情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肩(jiá)骨   (pēng)碎   (xiào)像   (méng)懂  亲(ní)

B.(mēng)骗   瘦(xiāo)   (shì)秧   诱(hǒng)  (chēn)视 

C.字(tiē)    面面相(qù)  三(pán)店  (mō)嬷   台(jǐ)

D.(mǒ)布    裙(zhě)   打(yáng)   (fù)盛   (cuō)折 

试题详情

22. 某中学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新栏目--《青春大舞台》,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艺。请按要求做题。(两题任选一题。)

(1)请你为这一栏目写一则推介词,要求形式上采用对称句,即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的两句话,并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

(2)假如让你担任该栏目主持人,请你为该栏目主持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头语,要求:语言简洁而有文采,字数在60至90字之间。

试题详情

21. 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参照下面提供的示例,再仿写两个句子(不能用“眉睫”)。示例: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句中“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