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6分)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0.6 mol·L-1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完全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现共收集到224mLNO气体(标准状况)。求:
1) 相同物质的量的Cu、Cu2O和CuO,消耗该浓度硝酸最多的是哪一种物质,写出其与该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如原混合物中含单质铜0.01moL,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3) 求混合物中CuO的物质的量可能接近的最大值。
29.(10分)下图中D经氧化可以得到C,烃G分子中有2个甲基。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 。
(2)F的结构简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
(3)试写出3种C的同分异构体,要求代表除自身类别外3种不同类别的有机物。
28. (10分)等质量的甲、乙、丙、丁、戊、己6种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分别充分燃烧时,消耗等量的O2,且生成的气体全部分别通过足量的浓硫酸、碱石灰后,浓硫酸与碱石灰质量增重之比均为9∶22。已知:
① 6 M(甲)=3 M(乙)=3 M(丙)=3 M(丁)=2 M(戊)=M(己)=180;
② 乙、戊的水溶液可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相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③ 戊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特征的氢原子,数量之比为3∶1∶1∶1;
④ 甲、丙、丁、己均能发生银镜反应。丙不易溶于水但丁易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结构简式为 ;己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写出其结构简式 。
(2)乙、丙、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丁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2分子戊生成1分子环状酯的化学方程式 。
26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1)实验室将B、C、E相连后,以 、 、
(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
(2) 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A、C、E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Ⅰ |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
Ⅱ |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
有无色气 泡产生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
请你评价:实验Ⅰ后,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下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下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E相连,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并进行NO2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可能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_
。
27.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 、FeCO3 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 _,滤液1后两步操作的目是: 。 (2)完成加漂粉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2+□____+□_____ →□Fe(OH)3+□Cl- (3)针铁矿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化学式量为89,化学式是_______。 (4)为了了解如何调节滤液2的PH,请写出两个你认为需要查阅的数据
, (用文字叙述)
(5) “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C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
25.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 §SO2(g) +1/2O2(g) SO3(g)+ 98 kJ
(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
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和0.2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平衡后SO2转化的百分率为 。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 (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0.2 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0.4 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4)若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 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3. 下表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些元素的有关数据: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原子半径 |
1.86 |
1.52 |
0.66 |
1.43 |
0.77 |
1.10 |
0.99 |
2.31 |
0.70 |
0.64 |
最高价态 |
+1 |
+1 |
-- |
+3 |
+4 |
+5 |
+7 |
+1 |
+5 |
-- |
最低价态 |
-- |
-- |
-2 |
-- |
-4 |
-3 |
-1 |
-- |
-3 |
-1 |
试回答下列问题:(以下各题回答,可能的话,均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表示)
(1)写出⑦⑨与氢元素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2)上述⑤、⑥、⑦号元素中某2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一个原子都满足最
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 、 ;
(3)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4×m,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4)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
(5)④、⑦、⑧、⑩四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其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4(8分)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HCl、H2SO4、SnCl2、SnCl4、FeSO4、Fe2(SO4)3,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1)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此可知,氧化性强弱的关系是:Fe2(SO4)3 SnCl4 , 还原性强弱的关系是:
SnCl2 FeSO4 (填> , ﹤或 = )
22.把x mL 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 mL NO混合。x与y之和为30 mL。若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 mL,(忽略N2O4的存在,所有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则x:y可能为
A.1:2 B.2:1 C.1:1 D.2:3
第Ⅱ卷(共84分)
21.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曲线A表示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B.曲线B是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曲线C是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曲线D是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20.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CH3COO-、H+、OH-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CH3COO-)>c(Na+)>c(H+)>c(OH-)。其可能的情形是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可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改变为:
c(CH3COO-)>c(Na+)>c(OH-)>c(H+)
C.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0.2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D.该溶液由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
19.以下反应中,Q1 >Q2 的是 A.S(s)+O2(g) → SO2(g)+ Q1 kJ; S(g)+O2(g) → SO2(g)+ Q2 kJ B.2H2(g)+O2(g) → 2H2O(l)+Q1 kJ ;2H2(g)+O2(g) → 2H2O(g)+Q2 kJ C.NaOH(aq)+HCl(aq) → NaCl(aq)+H2O(l)+Q1 kJ NaOH(aq)+CH3COOH(aq) →CH3COONa(aq)+H2O(l)+Q2 kJ D.H2(g)+Cl2(g) → 2HCl(g)+Q1 kJ, H2(g)+F2(g) → 2HF(g)+Q2 kJ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