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5313  435321  435327  435331  435337  435339  435343  435349  435351  435357  435363  435367  435369  435373  435379  435381  435387  435391  435393  435397  435399  435403  435405  435407  435408  435409  435411  435412  435413  435415  435417  435421  435423  435427  435429  435433  435439  435441  435447  435451  435453  435457  435463  435469  435471  435477  435481  435483  435489  435493  435499  435507  447348 

17.(不超过20字)(4分)

60名北京大学生赴任实习“村官”(“60名”、“北京大学生”、“赴任”、“实习‘村官’”各1分。意思对即可,语言不通顺酌情扣1分。)

试题详情

16.(4分)

(1)(2分)在对峙中向另一方游弋甚至交替。(错1字扣0.5分,最多扣2分。)

(2)(2分)①C   ②A   ③B(错两处扣1分,错三处该题不给分。)

试题详情

15.(6分)

(1)河流的流浪殊途同归,它们最终都抵达了大海,完成了生命的过程;而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人为地制造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

(2)河流流浪的目的是为了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而人类的流浪多半缘于远方(希望和美好前景)的诱惑。

(3)河流的流浪是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生存;人类无谓地长年累月颠沛流离,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

(4)河流因为有强大的的精神内力而在流浪中获得强大的生命,而人类却因内心的虚弱贫瘠而导致生命的衰竭。

(5)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6)河流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人却因为受到世俗的束缚(无法回归自己的心灵、太看重物质的力量)而丧失了生命的意义。(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试题详情

14.(6分)

(1)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时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过程,达到最终的成熟;而在大地上流动的河流,只是这个生命过程的一个阶段。(3分)

(2)“永恒的故乡”指的是超越物质的力量(或“摆脱世俗的束缚”),具有强大内力的精神世界(或“心灵”),它体现了人类生命的终极价值。(3分)

试题详情

13.(4分)将冷水河拟人化(或“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河流窄小、安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冷水河的喜爱与欣赏之情。

试题详情

12.(4分)忧伤(孤独)→羞愧→皈依心灵(答对3处得满分,答对2处得3分,1处2分。)

试题详情

11.(8分)

⑴茕茕孑立   ⑵蓬门今始为君开   ⑶难赋深情   ⑷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⑸小人长戚戚   ⑹八千里路云和月   白了少年头

(每个空格1分,错、漏、添字则该空格不给分)

试题详情

10.(6分)

(1)花开不并百花丛(2分)

(2)黄诗抓住菊花凌寒盛开,香气冲天,鲜艳金黄的特点,由此联想到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后的盛况;郑诗抓住菊花傲然独立,抱死枝头的特点,由此联想到坚守节操,不同流合污的品质。(“特点”各1分,“联想”各1分,共4分。)

试题详情

9.⑴(2分)将 顺 其 美 / 匡 救 其 恶 / 故 上 下 能 相 亲 也

(错一处扣1分)

⑵①(3分)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瞧不起他。

(“所谓”“然”“小”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扣1-2分)

②(5分)当初晏子伏在庄公的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

(“方”“伏”“去”“岂”“为”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扣1-2分)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书上说的太详细了!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依次编写了他们的合传。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瞧不起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

当初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我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试题详情

19.以“重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006年厦门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参考译文]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做到昌邑王国的郎中令。

汉宣帝刘询即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渤海及其邻郡年成不好,盗贼纷纷出现,当地郡守无法捉拿制服。皇上想选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70多岁了,被召见时,由于他个子矮小,宣帝远远望见,觉得跟传闻中的龚遂不相合,心里有点轻视他,对他说:“渤海郡政事荒废,秩序紊乱,我很担忧。先生准备怎样平息那里的盗贼,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回答说:“渤海郡地处海滨,距京城很远,没有受到陛下圣明的教化,那里的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官吏们不体贴,所以使您的本来纯洁善良的臣民偷来您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罢了。您现在是想要我用武力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听了龚遂的应对,很高兴,就回答说:“既然选用贤良的人,本来就是想要安抚百姓。”龚遂说:“我听说治理秩序混乱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乱的绳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来,然后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暂时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最有效的办法处理事情。”宣帝答应了他的要求,格外赏赐他黄金物品派遣他上任。龚遂乘坐驿车来到渤海郡边界。

郡中官员听说新太守来了,派出军队迎接。龚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然后下达文件命令所属各县:全部撤销捕捉盗贼的官吏;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独自乘车来到郡府,郡中一片和顺的气氛,盗贼们也都收敛了。渤海郡又有许多合伙抢劫的,听到龚遂的训诫和命令,当即散伙了,丢掉他们手中的兵器弓箭,而拿起了锄头镰刀。盗贼于是都平息了,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就打开地方的粮仓,赈济贫苦百姓,选用贤良的地方官吏,安抚养育百姓。

龚遂看见渤海一带风俗很奢侈,喜欢从事那些不切于民用的行业,而不爱从事农业生产,就亲自带头实行勤俭节约的作风,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养蚕种桑。他下令:郡中每个人种一株榆树、100棵薤菜、50丛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5只鸡。百姓有佩带刀剑的,让他们卖掉刀剑买牛犊,他说:“为什么把牛和犊佩带在身上!”春夏季节不允许不到田里劳动生产,秋冬时督促人们收获庄稼,又种植和储藏瓜果、菱角、鸡头米等多种经济作物,劝勉人们照规定办事,遵守法令,郡中人们都有了积蓄,官吏和百姓都很富足殷实,犯罪和打官司的都没有了。

第Ⅱ卷(共126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