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5683  435691  435697  435701  435707  435709  435713  435719  435721  435727  435733  435737  435739  435743  435749  435751  435757  435761  435763  435767  435769  435773  435775  435777  435778  435779  435781  435782  435783  435785  435787  435791  435793  435797  435799  435803  435809  435811  435817  435821  435823  435827  435833  435839  435841  435847  435851  435853  435859  435863  435869  435877  447348 

(二)复习应试策略:

1、识记常用易错近义词:(见有关资料)。

2、掌握常用复习应试方法:    ①.识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尤其要注意.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而应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辨析其词义。如:

a.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   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

A 、截至  B、截止

b.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

c.繁漪(喝一口):得很,谁煎的?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太有意思了”,实际上有太无聊了,太乏味了“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这里显然是讽刺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②.定范围:有很多近义词词义范围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留同析异,确定词的适用范围,来推断正确的选项。如时代与时期,边疆与边境,局面与场面,年龄与年纪等。再如:

a.本词典共收词六万多条,   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语词。(  )

b.在2003年春季运动会上,这个队   了田赛的全部冠军。(  )

   A、囊括  B、包括

③明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语体色彩分为口语、书面语。辨别词语的色彩有利于正确使用词语。如宏大、巨大、庞大,成果、结果、后果,沟通与勾通;诞辰与诞生,逝死与死等。再如:

他这种勇于承认的精神值得大家   。(  )

A、效尤  B、效仿

   答案:B。“效尤”是指明知别人的行为错误而照样去做,贬义;”效仿”是意思是效法。

a.我14岁就离开了   ,参加了革命。(  )   b.我生于山东胶州半岛,内蒙古是我的第二   。(  )

A、家乡  B、故乡

④辨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通过词义轻重的辨析,就能正确使用好词语。如损坏、毁坏、破坏,批评与批判,轻视与鄙视,揭发与揭穿,信任与信赖等。再如:

a.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   别人休息的。(  )   b.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   人们的健康。(  )

A、妨害  B、妨碍

⑤定对象:有的词适用的对象不一样,因此要通过辨析词义适用的不同对象,来选用词语。如花与花卉、书与书籍、船与船只(具体-集体),爱戴与爱护(对上-对下),侵蚀与腐蚀(外到里-里到外),祛除与驱除等。再如:,

a.为了党的事业奋斗   。(  )     b.婚姻是   大事,应该慎重考虑。(  )

A、终生   B、终身    ⑥试搭配: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充足与充沛(实在的东西-抽象的东西),担任与担负(职务-责任),坚定与坚强(立场、方向-性格、意志)等。再如:

a.经过世代的筛选,   至今的骨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

b.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至今   。(  )

A、流传   B、留传

 ⑦析词性:  有的词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也不同。如突然与猛然(形容词,作状语、定语和谓语-副词,只作状语)、刚毅与毅力(形容词,作谓语-名词,作主语、宾语)、艰苦与坚苦(常作定语-常作状语)等。再如:

a.北京和东北的两位历史学教授都在回信中   他执著追求,并向他介绍了一些考研读书目和学习方法。(  )

b.乡邻的冷言冷语,生活的艰难困苦,都没有动摇他考研的决心,他在逆境中   苦学,终于在40岁时考上了研究生。(  )

A、勉力   B、勉励

试题详情

(一)题型及解题示例: [试题1].(2004年全国高考·江苏卷)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  辨认  品尝  B.终身  辨别  品评

  C.终生  辨别  品尝  D.终生  辨认  品评

[试题2](2004年全国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   出人的活力和勇气。

② “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    这里的民俗艺术。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 展示   观赏     即使/也B. 展现    参观     即使/也

C. 展现   观赏     尽管/但D. 展示    参观     尽管/但

[试题3].(2004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 河北 安徽、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试题4](2004 高考·吉林 、黑龙江、云南卷)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试题5](2003全国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 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试题6](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之一。考古发现    ,旧石器晚期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 表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明 并存  C.发源地 证明 并存  D.发祥地 表明 共存 [试题7].(1999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A.窜改      驱除        融解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D.篡改    驱除      溶解

[试题8]:(2000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稽查犬”的检验,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画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位  赞叹  D.聚集   品位   赞扬

试题详情

(二)复习应试策略:

1、识记常用易错近义词:(见有关资料)。

2、掌握常用复习应试方法:    ①.识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尤其要注意.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而应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辨析其词义。如:

a.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   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

A 、截至  B、截止

b.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

c.繁漪(喝一口):得很,谁煎的?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太有意思了”,实际上有太无聊了,太乏味了“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这里显然是讽刺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②.定范围:有很多近义词词义范围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留同析异,确定词的适用范围,来推断正确的选项。如时代与时期,边疆与边境,局面与场面,年龄与年纪等。再如:

a.本词典共收词六万多条,   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语词。(  )

b.在2003年春季运动会上,这个队   了田赛的全部冠军。(  )

   A、囊括  B、包括

③明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语体色彩分为口语、书面语。辨别词语的色彩有利于正确使用词语。如宏大、巨大、庞大,成果、结果、后果,沟通与勾通;诞辰与诞生,逝死与死等。再如:

他这种勇于承认的精神值得大家   。(  )

A、效尤  B、效仿

   答案:B。“效尤”是指明知别人的行为错误而照样去做,贬义;”效仿”是意思是效法。

a.我14岁就离开了   ,参加了革命。(  )   b.我生于山东胶州半岛,内蒙古是我的第二   。(  )

A、家乡  B、故乡

④辨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通过词义轻重的辨析,就能正确使用好词语。如损坏、毁坏、破坏,批评与批判,轻视与鄙视,揭发与揭穿,信任与信赖等。再如:

a.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   别人休息的。(  )   b.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   人们的健康。(  )

A、妨害  B、妨碍

⑤定对象:有的词适用的对象不一样,因此要通过辨析词义适用的不同对象,来选用词语。如花与花卉、书与书籍、船与船只(具体-集体),爱戴与爱护(对上-对下),侵蚀与腐蚀(外到里-里到外),祛除与驱除等。再如:,

a.为了党的事业奋斗   。(  )     b.婚姻是   大事,应该慎重考虑。(  )

A、终生   B、终身    ⑥试搭配: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充足与充沛(实在的东西-抽象的东西),担任与担负(职务-责任),坚定与坚强(立场、方向-性格、意志)等。再如:

a.经过世代的筛选,   至今的骨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

b.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至今   。(  )

A、流传   B、留传

 ⑦析词性:  有的词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也不同。如突然与猛然(形容词,作状语、定语和谓语-副词,只作状语)、刚毅与毅力(形容词,作谓语-名词,作主语、宾语)、艰苦与坚苦(常作定语-常作状语)等。再如:

a.北京和东北的两位历史学教授都在回信中   他执著追求,并向他介绍了一些考研读书目和学习方法。(  )

b.乡邻的冷言冷语,生活的艰难困苦,都没有动摇他考研的决心,他在逆境中   苦学,终于在40岁时考上了研究生。(  )

试题详情

(一)题型及解题示例:   [试题1].(2004年全国高考·江苏卷)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  辨认  品尝  B.终身  辨别  品评

  C.终生  辨别  品尝  D.终生  辨认  品评

[试题2](2004年全国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   出人的活力和勇气。

② “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    这里的民俗艺术。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 展示     观赏        即使/也B. 展现      参观        即使/也

C. 展现     观赏        尽管/但D. 展示      参观        尽管/但

解析:“展示”重在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展现”重在显现出,一般后跟上“出”“在”等词语后跟宾语。“参观”重在实地观察,“观赏”重在欣赏。语境为游客看民俗艺术,应选“观赏”。“尽管/但”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即使/也”表示假设的让步,所表示的条件,既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也可以是即成事实的。句③是说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先承认这种事实;下文再反接,说与上文相反的事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答案:C

[试题3].(2004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 河北 安徽、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答案:B

“毕竟”与“究竟”的区别:“究竟”可用在疑问句中表示加强追究的语气,而“毕竟”不能;其它情况“毕竟”与“究竟”可通用。

“沿用”与“采用”的区别:“沿用”的意思是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采用”的意思是认为合适而使用。

“鉴赏”与“鉴别”的区别:“鉴赏”的意思是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鉴别”的意思是辨别(真假好坏)。

[试题4](2004 高考·吉林 、黑龙江、云南卷)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解析:“终止”“中止”都有停止的意思,“中止”侧重中途停止,“终止”侧重结束、停止。句①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应选“终止”。“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句②说环境污染,羊绒品质由优变劣,应选“退化”。“难免”不容易避免,“不免”免不了,再次回到故乡,免不了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句③选“不免”。

[试题5](2003全国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 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答案)C。”莅临”多指为政者或行政官员到来,是一个敬词,一般用于下级单位对上级领导的恭敬。”规划”意为筹划、计划,指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不是……而是”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仅是……而且是”为递进关系关联词,第三句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试题6](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之一。考古发现    ,旧石器晚期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 表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明 并存  C.发源地 证明 并存  D.发祥地 表明 共存     (答案)B。”发源地”,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表明”,表示清楚;”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并存”,同时存在;”共存”,共同存在。

[试题7].(1999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A.窜改          驱除             融解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D.篡改      驱除          溶解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3题。被选6个词语,全是常用动词。“窜改”只是改动意思,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可见句①只能选用“篡改”。“驱除”有赶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有除掉的意思,现在用于去疾病、邪祟方面,只能用“祛除”。“溶解”指物质成为溶液的过程,而“融解”的意思为融化,句③只能用“融解”。

[试题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稽查犬”的检验,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画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位  赞叹  D.聚集    品位   赞扬

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3题。所选3组6个词语,主要是常用动词,兼及常用名词“品位”“品味”。其难易度与例3相仿佛。例4中的“聚集”和“云集”是近义词语。“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用“聚集”显然不合适。“品味”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显然不准确;而“品位”指文学作品等达到的水平,句②只能用“品位”。“赞扬”有称赞的意思,又有表扬的意思;“赞叹”只有称赞的意思。依据句③的内容,理应选用“赞叹”。又如过去考过的“装载、承载”,“正确、准确”,“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等,都是近义词语。只有准确地理解它们在词义上的微细差别,并结合语境,才能正确答题。

试题详情

12、答案为C项。“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的样子,不合乎第一句的语境,因此,可排除AB两项。“无非”是“只是、不外乎”的意思,不符合第二句的语境,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竟至”是“竟然到了”的意思,不合语境,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

试题详情

11、答案为A项。①中表达的是果真的意思,而不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因此,应选“果然”。②选“虽然”与后面的“也”不搭配。③选“尽管”与后面的“但”不搭配。

试题详情

10、答案为B项。①句表更进一层,用“并且”;②句举突出的事例,用“甚至”;③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用“尚且”。

试题详情

9、答案为A项。A不能替换,如果替换,成了比喻句,而句中比喻的要素不足。B换为“还是”行文更合乎语言习惯。C只有换为“除非”语言才连贯。D原句本身正确,换为“尤其”表达更加流畅。

试题详情

8、答案为C项。A句“何况”应用在反问语气的句子中,此处或去掉“何况”,或改为“而且”、“况且”等。B句“否则”用反了,应为“如果这样”。D句“由于”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由”是介词,应将“由于”改为“由”。

试题详情

7、答案为A项。B句“何尝”是何曾有意思,不能表示递进关系,应将其改为“何况”。C句“但是”前后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不能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来连接,可以将其删去。D句,本来应使用程度副词“十分”、“特别”等,却使用了表示进层关系的“尤其”,以致副词使用不当。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