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6525  436533  436539  436543  436549  436551  436555  436561  436563  436569  436575  436579  436581  436585  436591  436593  436599  436603  436605  436609  436611  436615  436617  436619  436620  436621  436623  436624  436625  436627  436629  436633  436635  436639  436641  436645  436651  436653  436659  436663  436665  436669  436675  436681  436683  436689  436693  436695  436701  436705  436711  436719  447348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喜欢打扮,愿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哀而不伤的、青春的游戏。 

B.难以想象,他是怎样渡过那风雨交加的日子的。 

C.如今人情薄,肯以义气为重,古道热肠,肝胆照人的人毕竟不多。 

D.小蜻穿着一套古色古香的唐装从幕后走出来,台下的人都激动起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文化解能力包括     和释疑两个方面。 

(2)每每受到别人充满挑逗的攻击时,是退是进,倒很能说明一个人的      。 

(3)妈妈说:“我   过了,我的衣服还能穿,今年不买了。小文的塑料鞋也可以穿……”A.置疑   涵养   计算    B.置疑   修养   盘算 

C.质疑   修养   计算    D.质疑   涵养   盘算 

试题详情

3.对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惨(忧伤)       纷至来(多而重复) 

略(用兵的谋略)    咸与新(虚字,无义) 

B.工(完毕)       竹难书(用尽;消耗殆尽) 

(深)         费心机(徒然,白白地) 

C.品(伪造的)       不之谈(正常;经常) 

劲(苍老)       恶不悛(依靠,仗恃) 

D.默(闭口不说话)    长乐未(终止,完结) 

位(继承)       勤克俭(能够)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肤浅     浏览     俯首帖耳     浮想联翩 

B.防范     谗言     以儆效尤     脸色腊黄 

C.宣泄     娴雅     嗤之以鼻     精简机构 

D.诅咒     羁旅     急功近利     渐臻佳境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昏   赠   乏   功亏一   振聋发 

B.印   驼   奶   亭台楼   绎不绝 

C.骨   睨   将   东施效   树立传 

D.腿   方   色   目口呆   海水碧 

试题详情

2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需要记住,但也有一些东西需要忘记。请以“记住什么与忘记什么”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标题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第一次统一考试

1.C 

2.B(A项:籍-藉,义-意;C项:猾-滑,鹜-骛;D项:志-致,事-是。)

3.A       4.C      

5.D(A项并列不当;B项不搭配;C项说反了。) 

6.B(A项“逐日”改为“都有”;C项删“禁止”或“不准”;D项“这”指代不明。) 

7.C       8.D       9.B       10.A 

11.C(缘:攀援,在这里可译为“爬上”。) 

12.C(其余三项,“同情”在这里是指“情况相同”;“阴谋”是动词,“暗中谋划”;“存亡”在这里是“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 

13.B(两个“乃”都表顺承关系,相当于“于是,就”;其余三项,两个“而”字,前一个表示假设关系,后一个表示转折关系;两个“以”字,前一个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后一个表示顺接,相当于“而”;两个“则”字是连词,前者表示假设关系,后者表示转折关系。) 

14.B(①是群臣为张孟谈请功时的话,侧面间接反映了他的胆识谋略;②张孟谈请求前往作说客,是他胆识谋略的直接表现;③是他游说韩魏二君的说词,晓之以利害,是能说服韩魏二君的关键;④是赵襄子的行为;⑤张孟谈的胆识谋略保证了谈判成功;⑥是作者引《老子》的话,表明高尚品德的重要。) 

15.B(“为了三家共同的利益”与文意不符。) 

16.(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

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

译文意思对即可。 

17.(6分)[要点](1)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学生答此题,不必求全,上述各点可任选,意思对即可。鼓励有创新的赏析。 

(2)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案,抒发了身世沧桑之痛,亦可。) 

18.(4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杨炯   骆宾王   苏洵   苏辙 

19.①用男孩的体验和感受写忧郁,使忧郁这一抽象的情绪具有形象性、可感性。 

②引出忧郁这一话题,为下文讨论忧郁的具体特征,抒发作者的情感作铺垫。(大意对即可)20.进入自身,进入自己的心灵的无底深渊的无意识状态。(大意对即可) 

21.因为忧郁起缘于不欢乐,所以说它是黑色的;它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欢乐,是人生的片刻享受,所以说它是郁金香,是夜来香。(大意对即可) 

22.AD 

23.(4分)

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到中国对×××方面关于中国在边境增加和集结了空军和陆军的报道有何评论时,这位新闻发言人申明了我这一严正立场。 

24.(4分) 

①假若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 

②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倾听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 

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25.(4分)示例(一)本人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较强。示例(二)本人相貌端庄、口齿清楚,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 

26.作文(60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试题详情

25.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定你打算应聘,请你按不同目的写一句话,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每句话不能超过20个字。(4分) 

目的(一):应聘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二):应聘播音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标号的横线处续写3个句子。(4分)

要求:(1)续写的句子要合乎文意,使整段文字衔接顺畅,文意贯通。

(2)①②处的句式与标有处的句式相同,要另举事例。

(3)③句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个意思完整的长单句。(4分)

这位新闻发言人是在新闻发布会上申明我这一严正立场的,这位新闻发言人是在今天下午申明我这一严正立场的;记者提出中国对×××方面关于中国报道有何评论的问题,×××方面的报道内容是中国边境增加和集结了空军和陆军军事力量。

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8.在下文横线处按要求填写句子,然后回答问题。(4分)

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唐王勃《滕王阁序》云:_________________,     。”与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用了同样的句式。宋苏东坡《前赤壁赋》有云:“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与__________、__________、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苏轼与父__________、弟__________皆列于“唐宋八大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