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7841  437849  437855  437859  437865  437867  437871  437877  437879  437885  437891  437895  437897  437901  437907  437909  437915  437919  437921  437925  437927  437931  437933  437935  437936  437937  437939  437940  437941  437943  437945  437949  437951  437955  437957  437961  437967  437969  437975  437979  437981  437985  437991  437997  437999  438005  438009  438011  438017  438021  438027  438035  447348 

本文选自         ,甘罗,是甘茂之孙,     时期     国著名的少年英雄,足智多谋,“声称后世”(名传后世)。

试题详情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稿,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青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根据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9章,有删节。)

1. 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试题详情

2. 正式自传。这类传记在追述往事的过程中,经过作者有意或无意的遗漏、改动,只能称作“仅有几分真实的生平”,如G·格林1971年写的自传。

自从公元前5世纪希腊诗人希俄斯的伊翁开始为当时的名人撰写传略起,传记文学经历了漫长的进程。今天,文字虽说已不是唯一的或主要的叙事工具,但就目前来说,要展示人生的全过程,文字仍然是最好的工具。由于传记文学把基点放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因此它的地位比文学艺术的其他体裁更趋稳定。

方法指导

试题详情

自传是传记文学的另一大类,由作者自述生平。自传分非正式自传和正式自传两大类。

1. 非正式自传。这类传记是作者不准备发表的私人文稿。它又可分为书信、日记、日志,回忆录两类。前者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后者则是作者用来追记本人和他人经历以及重要事件的一种文体。

试题详情

2. 依据研究编写的传记。这类传记又分不少细类,首先是传记的两种特殊形式:参考文集和人物小传。

参考文集:自18世纪末起,西方世界出现越来越多的包含传记性史实的汇编。如多卷本的传记词典,收录世界名人资料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学者、科学家的传记手册和现代人名词典等。

人物小传:这类传记虽然较短,却是真正的传记文学作品,但早期宗教、政治人物的准传记性资料除外。这类传记最早出现在中国,司马迁的《史记》包容了生动的人物小传。两个世纪以后,它在罗马帝国成为一种全面发展的文体,如普卢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和苏埃托尼乌斯的《恺撒传》。

依据研究编写而成的传记按作者写法的客观性,可进一步分为以下6个细类:

资料性传记:这类传记最客观,作者除了对资料作必不可少的选择以外,不作任何解释。作者通过提供与主人公有关的文字材料、各种证据,把主人公的生平展现在人们面前。如D·马森的《弥尔顿传》(7卷本,1859-1894)。

评传:这类传记具有学术性和评论性,都经过作者仔细研究,对于原始资料,作者总是在注解、附录和书目提要中审慎地加以说明,在进行推论或推测时,也加以适当的说明。这类传记不允许虚构材料,生平一般按年代顺序叙述,如L·马钱德的《拜伦》(1957)。

“标准”传记:这类传记在传记文学中占主导地位,它的主客观性比较平衡。可称为主人公的“人生道路的真实写照”。作者通过不加歪曲的艺术处理,把事实的记录变为真实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写照。如特恩布尔的《斯科特·菲茨杰拉尔德》。

阐述性传记:这类传记具有主观性特点,但没有标准的特征。出色的作家常把原始材料改写成生动的叙述,并加以戏剧化,总有某种文字依据。作者不杜撰材料,但在艺术处理上往往十分自由。如D·鲍恩描写柴可夫斯基生平的《挚爱的朋友》(1937)。

小说化传记:材料可以自由虚构,地点和对话也可凭想象而定。作者往往根据第二手资料,进行粗略研究之后,就开始动笔。他们把小说的感染力和含糊的真实性混杂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混合的文体。如欧文·斯通描写凡·高的《渴望生活》。

传记式小说:这类纯属作者虚构,是一种以传记和自传形式写就的小说,如格雷夫斯描写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又译克劳狄)一世的《克劳狄乌斯》。

试题详情

21. 下面是关于中国教育的八大关键词。请你写一段话(至少使用其中5个词语)表达你对中国教育的主要看法。(不超过80字。)(5分)

① 和谐校园② 教育公平③ 长征精神④ 汉语⑤ 高考改革⑥ 求职百态⑦ 网瘾⑧ 黑校车

                                        

                                       

                                         

试题详情

20. 仿照下面的句式自选陈述对象再写两组句子,以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4分)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永远不会被黑暗所淹没;。

                                     

试题详情

19. 下面6个分句打乱了顺序,请重新排序。(只写序号。)(3分)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① 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 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③ 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 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 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