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7940  437948  437954  437958  437964  437966  437970  437976  437978  437984  437990  437994  437996  438000  438006  438008  438014  438018  438020  438024  438026  438030  438032  438034  438035  438036  438038  438039  438040  438042  438044  438048  438050  438054  438056  438060  438066  438068  438074  438078  438080  438084  438090  438096  438098  438104  438108  438110  438116  438120  438126  438134  447348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

  B.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辩是非,宽以待人。

  C.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①登待接竂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⑤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忍致罚,呼责数之。--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了一番。

  B.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弹丸的人

  C.登待接竂属,略用布衣之礼--孙登对待下属,少用平民的礼节

  D.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痛 

试题详情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B.  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  以恪为左辅……是为四友。

     是说也,人常疑之。 

D.  使求过丸。

     行过夷门,见侯生。

试题详情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铨简秀士  铨简:选拔    B.当由径道  径道:小路

C.登所生庶贱 所生:指生母   D.登辞疾不受 疾:急速 

试题详情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或共帐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忧国    D.通达治体 

试题详情

148.孙登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於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於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於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吴主五子传第十四》P1336)

试题详情

6、C(“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是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在齐国都城临淄作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没有受到重用。后来燕国派遣乐毅攻破齐国,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没有攻下。燕将就领兵向东围攻即墨,即墨大夫出城迎战,战败阵亡。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立田单作将军,据守即墨抵抗燕军。不久,燕昭王去世,惠王登位。他跟乐毅有嫌隙。田单听到这个情况,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湣王已死,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不过两座罢了。乐毅怕被诛杀不敢回来,他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拖延战争而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没归附,所以姑且缓攻即墨来等待他们归顺。齐国人所害怕的,只担心其他的将帅到来,那即墨就无法保全了。”惠王认为这说法对,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于是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忿忿不平。田单再一次施展反间之计,说:“我们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的祖宗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那真是心酸的事。”燕军就全部掘开坟墓,焚烧死尸。即墨军民从城上望见,全都伤心哭泣,都请求出城厮杀,愤慨情绪增涨十倍。田单知道士兵可用了,就命令披甲的士兵都藏匿起来,让老弱残兵和妇女上城防守。派使者去到燕军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民间黄金,得到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去送给燕将,燕军因此更加松懈了。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一千多头牛,给它披上大红绸绢制的被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捆缚刀刃在它们角上,把渍满油脂的芦苇子捆在牛尾上,点燃它末梢。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夜里从洞穴里驱赶出牛,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后面。牛尾烧得发热,狂怒地奔入燕军,燕军在夜间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军看见它们都是龙纹,被碰上的全部非死即伤。五千人趁机闷声不响地攻击。城里的士兵大声吆喝跟着他们,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助威,敲得震天价响。燕军大为惊骇,败溃逃跑。齐人就杀死了他们的主将骑劫。燕军惊惶失措四处逃窜,齐人紧追败军,经过的城邑全都叛离燕园而归附田单,齐国所沦丧的七十几座城池悉数收复。

试题详情

5、C(①是田单使用反间计后燕王不再信任乐毅而改用骑劫为将,这是指“兵不厌诈”的结果,②是田单用兵时的具体安排,里面包含着麻痹敌人、误导敌人的目的,包含“兵不厌诈”的意图,③田单约定向燕军投降,从全文看显然是假投降,也是为了让燕军放松警惕,从而有机可乘。包含了“兵不厌诈”的目的。④从田单的动机看,显然是为了欺骗燕将,让对方认为“约降于燕”是真实的,这也符合题干的要求。⑤是对作战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描述,与“兵不厌诈”没有关系。⑥是从结果上看田单火牛阵的作用的,虽然同“兵不厌诈”相关,但全是在讲结果而不是手段,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试题详情

4、B(“他将”应翻译为“别的将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