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8217  438225  438231  438235  438241  438243  438247  438253  438255  438261  438267  438271  438273  438277  438283  438285  438291  438295  438297  438301  438303  438307  438309  438311  438312  438313  438315  438316  438317  438319  438321  438325  438327  438331  438333  438337  438343  438345  438351  438355  438357  438361  438367  438373  438375  438381  438385  438387  438393  438397  438403  438411  447348 

6.     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         )

试题详情

5.     自信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         )

试题详情

4.     垄断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         )

试题详情

3.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         )

试题详情

2.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         )

试题详情

1.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         )

试题详情

6、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2004福建卷第11题D项)

“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

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

以官职的任免为例: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④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考点对应直练

试题详情

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

试题详情

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李密《陈情表》)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愚”:例①中作主语,我;例②中作定语,我的。例①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词性应为表谦敬的名词。

例③,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又如“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是介词,还是动词?

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②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例①“为之”后是动词“泣”,“为”为介词。例②“为之”后是名词“所”,“为”为动词。

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为之”+动词→为:介词;“为之”+名词→为:动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