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8263  438271  438277  438281  438287  438289  438293  438299  438301  438307  438313  438317  438319  438323  438329  438331  438337  438341  438343  438347  438349  438353  438355  438357  438358  438359  438361  438362  438363  438365  438367  438371  438373  438377  438379  438383  438389  438391  438397  438401  438403  438407  438413  438419  438421  438427  438431  438433  438439  438443  438449  438457  447348 

1. 文中倒数第二段的空格里应填入什么词语?从文中找出来,写出下面的横线上。

我会像你一样既        ,既        ,既        吗?

试题详情

1.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分析

    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往往用“生动、形象、强调”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

[例2]

青  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步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掉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抚摸你的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既       ,既      ,既        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试题详情

2.说出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

    譬如22、2002年第22题:“怎样理解(《话说知音》)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音,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就属于这样的试题。2003年(《乡土情结》)第22题C项:“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孤苦无助的境遇。也属于这一类。

    就高考而言,像这样要求说出表达作用的试题是比较多的。

试题详情

1.说出运用某种语言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譬如22、1999年第22题(《创造宣言》)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样一道题,实际上是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能力。就高考而言,这样的试题相对较少。

试题详情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的特点。总起来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包括叙述人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这两个方面。所谓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这两方面的语言在刻划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例1]               

    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已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自己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曹禺《雷雨》)

    这是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一番对话。周朴园感到站在自己面前的鲁侍萍对自己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先用硬的再用软的两种手段对付鲁侍萍。本来是鲁侍萍哭,他自己并没有哭,却不说“你”先可以不必如何,却偏用“我们”先可以不必如何。一个人称的变化便显示出他的狡诈、阴险,企图“软”化鲁侍萍的心理昭然若揭。而经历了三十年磨难的鲁侍萍根本不吃这一套,她的话语愤怒控诉了周朴园的罪恶,撕掉了周朴园的假面具。在人称代称的运用上,“你”与“我”分得清清楚楚。这便表现出鲁侍萍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表现其性格的跃迁。例1《高等教育》中的强一再说到“做好自个儿的事”(也有叙述人转述的),朴实无华,较好地表现了强的敬业精神和人性的美好本质。能作这样的分析,便是一种对文学语言的鉴赏。

    不过,对高中毕业生鉴赏语言的要求只是初步的。从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看,主要是考查修辞技巧的鉴赏,偶然涉及其他语言技巧的鉴赏。

试题详情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

譬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见课本第一册)描写墓地的“风儿”、“阳光”、“白雪”等自然景物,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上下文看,墓是“朴素”的,环境是“幽暗”“宁静”的;从景物本身看,“飒飒响着”、“嬉戏”是写景物的动态,“白雪”的“白”是“亮”的,“温柔”是有情感的。品味了这些词语,就可以对这景物描写的作用作多角度的分析概括:①更衬托出坟墓的朴素;②衬托出墓地的宁静;③活泼的景物可为墓地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如果不揣摩语言,对这里景物描写的鉴赏很难到位的。

试题详情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以《语文读本》(第二册)《牡丹的拒绝》为例。这篇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要鉴赏这些技巧,首先得把握住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的性格,把握住牡丹“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的精神,而且鉴赏活动要紧扣这样的内容来展开。譬如分析文章开头描写“连日浓云阴雨,冷风嗖嗖”的天气,就要看到它是为了引出牡丹的“拒绝”开放,其目的在于衬托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格。又如这篇散文的叙述角度不是“我”而是“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作者与读者交流感情,促成两者之间对牡丹高贵品格产生共鸣,增强感染力。又如文中写了许多“想象”之词,想象牡丹花开的盛况,想象牡丹可以赢得的荣誉和赞颂。而现在牡丹拒绝了这一切,坚持按“自己的选择”办事,因此这样的“想象”描写衬托出牡丹在“拒绝”中所表现的品格。如果离开了作品的内容孤立地鉴赏技巧,有什么价值?

试题详情

3.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

这也是常用的题目。如2000年全国卷第22题:“这篇散文,①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估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2003年的第21题(见后文“典型试题分析”),都属于这样的试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