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一句是( )
A.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广州如火如荼地进行,闯人女子珍珠球决赛的北京队和河北队正当面锣对面鼓地展开激烈的角逐。
B.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的。挂在树头,从远处看,姹紫嫣红,恰如一串串“红星”,煞是可爱。
C.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热门话题,大家对此都赞不绝口。
D.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答案]D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而句中只有“深红色”。“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和正确使用。
4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一句是( )
A.三年的高中新课程实验使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思想准备。
B.这次突发大火其实是有它的必然性的,就是因为管理者对早就暴露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才酿成今天的惨剧。
C.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
D.一些单位和企业领导不是从国家和集体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借机构和人事改革之机结党营私,党同伐异。
[答案]C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熟视无睹”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沆瀣一气”比喻意趣投合的人勾结在一起。贬义。“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和正确使用,适时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4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大量的百姓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充分已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
B.这次去西双版纳旅游,由于时间仓促,我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了个大概,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新奇的民俗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著名教授何永康来到我校给学子作高考作文的报告。同学们反响格外强烈。报告中掌声不断,瓦釜雷鸣,好不热闹。
D.“改革”就是改变经济的体制,“开放”就是和世界接轨。这两个方面,可以说都可圈可点,都取得了令人喝彩的成果。
[答案]D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现多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和正确使用。
4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近几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这只是管中窥豹,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
B.求人做别的事,我常常会不好意思开口,但求人帮忙弄车,却是张口就来,大言不惭。
C.一边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巨匠,一边是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其切身体验竞如此不谋而合。
D.评论家也必须深入生活,否则,评论中隔靴搔痒的现象就难免要出现。
[答案]B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这里没有说大话的意思,因而使用错误。“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正确使用。
4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最近几年,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所可谓是惨淡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实际上只能到位一半,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
B.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曾来哈尔滨演出,获得了成功;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小提琴女演奏家俞丽拿也来哈尔滨演出,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C.正确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生了釜底抽薪的效应。
D.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答案]B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惨淡经营”:愿意是下笔之先,极意构思。后多形容苦心规划或苦心经营。“无独有偶”一般用作贬义,至少不能用于褒义。“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正确使用,适时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如“无独有偶”。
4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B.由于竞争激烈,缺少规范,原本商品质优价好的钢琴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
C.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
D.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答案]B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使用对象错误。“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形影相随”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正确使用,适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如“鱼龙混杂”。
4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B.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D.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成功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B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这里使用对象错误。“化险为夷”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正确使用,适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如“罄竹难书”。
4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你就心满意足,不思进取,我只能说你目光如豆!
B.为什么国有企业难以遏制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的巧取豪夺?关键在于缺乏制度化约束,
权力失去监督。
C.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D.我们决不能因某一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就此满足。
[答案]C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目光如豆”眼光像豆子一样小,形容见识短浅。“巧取豪夺”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正确使用,适时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如“擢发难数”是贬义。
40、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看起来很柔弱,但绵里藏针,困难面前从不低头。
B.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C.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D.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答案]C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绵里藏针”,比喻表面温和,内心狠毒。也比喻柔中有刚。这里就是使用的“柔中有刚”的意思。“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不指容易实现。“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正确使用,适时注意成语的多层含义,如“绵里藏针”还有“柔中有刚”之意。
3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他心头的重重疑虑全都消逝了。
B.经过一个多月的斗争,来势汹汹的敌人在我军民合力打击下,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C.就在公安部门紧锣密鼓准备端掉“红桃帮”这个流氓团伙时,那帮家伙仍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恶。
D.当时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曾经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已宣告彻底破产,校园内弥漫着勤学苦读的气氛。
[答案]C
[考点]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醍醐灌顶”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为虎作伥”比喻给坏人当帮凶,帮助干坏事。流氓团伙本来就是坏人。使用错误。“甚嚣尘上”,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思路点拨]注意成语的正确使用,适时注意搭配使用对象的问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