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9604  439612  439618  439622  439628  439630  439634  439640  439642  439648  439654  439658  439660  439664  439670  439672  439678  439682  439684  439688  439690  439694  439696  439698  439699  439700  439702  439703  439704  439706  439708  439712  439714  439718  439720  439724  439730  439732  439738  439742  439744  439748  439754  439760  439762  439768  439772  439774  439780  439784  439790  439798  447348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恶è   浊   煞   深痛绝   贯满盈

B.畜chù  牲   耕   从事牧   养牲口

C.弄nònɡ 潮   堂   巧成拙   虚作假

D.勒lè  令   逼   悬崖马   敲诈

试题详情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难/淋尽致  惑/余勇可 热/风沐雨 ·

B.酩/力相助  守/然长逝  升/炳史册

C.瓶/渭分明  木/按不住  角/角之势

D.旋/运筹帷幄  /亦庄亦  危/彬有礼

试题详情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私  情  造  流光彩  雄关险

B.哗  寒  染  权势赫  于名利

C.静  密  怒  谨小微  精卫

D.蜕  让  娟  千难逢  歌载舞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联(mèi) 斗(jué)   余勇可(ɡǔ)    然而止(ɡá)

B.木(nè)    稼(qiánɡ)  并行不(bèi)   然长叹(kuì)

C.关(kǎ)    舟(piān)   柔情缱(quǎn)   刚自用(bì)

D.掉(shǎi)  悍(ɡuǎnɡ)  鳞次比(zhì)     含英华(jǔ)

试题详情

1.下列四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管/善尽美    土重来/帙浩繁

B.然/悄话     入为出/体裁衣

C.活/屡见不   乍暖寒/一报一报 

D.心病/冕堂皇   弓/丝竹管

试题详情

15.(6分)文章创作了“鱼鹰”这个生态环境的孤独守护者形象,(2分)作者通过这一形象,与其他人滥捕滥渔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批判了人们对自然资源攫取欲望的膨胀及环保意识的淡薄,(2分)警示人们要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和谐发展。(2分)

16[答案]C (3分)

[解析]A项原文是“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选项“以偏概全”,扩大了范围;B项原文“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选项“具有独特含义”属于无中生有;D项信息在第一、三段:“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选项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地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题干在选文首段,前面的“因此”一词通常表明有效信息主要在前面,但考生也要注意后面不一定就没有有效信息(如A、D两项)

17[答案]D  (3分)

[解析]原文末段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文中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对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善于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要将“内涵”与“外延”具体到文本具体的语段与文句。

18[答案]B  (3分)

[解析]A项信息在第二段:“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该项“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无中生有。C项信息源在第三段:“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据前后文,该项“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无中生有。D项信息员主要在第五段:“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该项“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原文无此信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根据文中信息推断的能力。解题时,应先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选项对照原文相关信息,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

19[答案]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6分)

[解析]文章共三个内容要点:大学教育的主旨(1-2段)、手段(3段)及其意义(4-6段)。据此,不难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文本结构,分析其段落层次及文章思路,稍加整合即可。

附[参考译文]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

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 在水上我们可以泛著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鱼儿游动,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

   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补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麼,(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麼(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  庐陵人欧阳修作记

试题详情

14.(6分)朋友这话实则答非所问,因为“我”问的鱼鹰是人,而答的却是水鸟;(3分)这恰恰反映了鱼鹰这个人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说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恶化习以为常。(3分)

试题详情

13.(4分)这样叙事,一方面真实可感,通过“我刚记事”、“我十多岁的时候”和“而立之年”三个时间段,体现自己的亲历亲闻;(2分)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了叙述者的声音--对“鱼鹰”行为的支持和赞美,透露出强烈的人文情怀。(2分)

试题详情

《现代汉语词典》中“阳光”一词有下列义项:①日光;②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③(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

请以“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主题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7、C(③建园前的荒凉,⑤想象中的行为,⑥东园未来之情况)

8、A(B发出可以改变环境感慨的是许子春。C原文意思是“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D作者并未亲到东园,只是根据一幅画而想象作文。)

9、①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大意1分,“敞”1分,“拓”1分“圃”1分。)

②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大意1分,“宾客往来者”定语后置1分,“私”1分。)

③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大意1分,“休其余暇”1分,“同乐”1分)

10(1) 答案:踏  (1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   

误区警示:本题考生误答原因是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对词语的表现力不敏感

(2)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2分)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误区警示: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3)答案:A (3分)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误区警示:考生失误在对诗歌的风格把握不到位。

11 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