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4400  44408  44414  44418  44424  44426  44430  44436  44438  44444  44450  44454  44456  44460  44466  44468  44474  44478  44480  44484  44486  44490  44492  44494  44495  44496  44498  44499  44500  44502  44504  44508  44510  44514  44516  44520  44526  44528  44534  44538  44540  44544  44550  44556  44558  44564  44568  44570  44576  44580  44586  44594  447348 

9、(2006湖南常德)把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锐角顶点与三角板的斜边中点重合,其中,把三角板固定不动,让三角板绕点旋转,设射线与射线相交于点,射线与线段相交于点

(1)如图9,当射线经过点,即点与点重合时,易证.此时,   

(2)将三角板由图1所示的位置绕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设旋转角为.其中

,问的值是否改变?说明你的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设,两块三角板重叠面积为,求的函数关系式.

[解] (1)8

 (2)的值不会改变.

 理由如下:在中,

 

 

 即

 

(3)情形1:当时,,即,此时两三角板重叠部分为四边形,过

 

 由(2)知:

 于是

  

 情形2:当时,时,即,此时两三角板重叠部分为

 由于,易证:

 解得

 

 于是

 综上所述,当时,

    当时,

        

法二:连结,并过于点,在中,

  

法三:过于点,在中,

 

  

  

 于是在

 

   

   

试题详情

8、(2006吉林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动点P从点O开始沿O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作PQx轴交直线BC于点Q,以PQ为一边向下作正方形PQMN,设它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1)求点A的坐标。

(2)试求出点P在线段OA上运动时,S与运动时间t(秒)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S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4)若点P经过点A后继续按原方向、原速度运动,当正方形PQMN与△OAB重叠部分面积最大时,运动时间t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解] (1)由    可得

     ∴A(4,4)。

(2)点Py = x上,OP = t

则点P坐标为

Q的纵坐标为,并且点Q上。

即点Q坐标为

时,

   

当点P到达A点时,

时,

  

 

(3)有最大值,最大值应在中,

时,S的最大值为12。

(4)

试题详情

7、(2006江西)问题背景 某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

①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º,则BM=CN;

②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º,则BM=CN;

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

③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º,则BM=CN。

任务要求:

(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说明:选①做对得4分,选②做对得3分,选③做对得5分)

(2)请你继续完成下列探索:

①请在图3中画出一条与CN相等的线段DH,使点H在正五边形的边上,且与CN相交所成的一个角是108º,这样的线段有几条?(不必写出画法,不要求证明)

②如图4,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EA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º,请问结论BM=CN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 (1)以下答案供参考:

    (1) 如选命题①

   证明:在图1中,∵∠BON=60°∴∠1+∠2=60°

∵∠3+∠2=60°,∴∠1=∠3

又∵BC=CA,∠BCM=∠CAN=60°∴ΔBCM≌ΔCAN

BM=CN  (2)如选命题②

证明:在图2中,∵∵∠BON=90°∴∠1+∠2=90°

∵∠3+∠2=90°,∴∠1=∠3

又∵BC=CD,∠BCM=∠CDN=90°∴ΔBCM≌ΔCDN

BM=CN 

(3)如选命题③

证明;在图3中,∵∠BON=108°∴∠1+∠2=108°

∵∠2+∠3=108°∴∠1=∠3        

又∵BC=CD,∠BCM=∠CDN=108°

∴ΔBCM≌ΔCDN  

BM=CN 

(2)①答:当∠BON=时结论BM=CN成立.

②答当∠BON=108°时。BM=CN还成立

  证明;如图5连结BDCE.

在△BCI)和△CDE

BC=CD, ∠BCD=∠CDE=108°,CD=DE

∴ΔBCD≌ ΔCDE

BD=CE , ∠BDC=∠CED, ∠DBC=∠CEN 

∵∠CDE=∠DEC=108°, ∴∠BDM=∠CEN 

∵∠OBC+∠ECD=108°, ∠OCB+∠OCD=108°

∴∠MBC=∠NCD

又∵∠DBC=∠ECD=36°, ∴∠DBM=∠ECN

∴ΔBDM≌ ΔCNE  ∴BM=CN

试题详情

6、(2006山东潍坊)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轴.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的左侧),且点坐标为.平行于轴的直线点.

(1)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判断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3)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一次函数图象交轴于点.当为何值时,过三点的圆的面积最小?最小面积是多少?

[解](1)把代入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轴,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 把代入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2)由

解得

点分别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

直角梯形的中位线长为

垂直于直线于点,则

 的长等于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的2倍,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

(3)平移后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得

  过三点的圆的圆心一定在直线上,点为定点,

·································· 要使圆面积最小,圆半径应等于点到直线的距离,

此时,半径为2,面积为

设圆心为中点为,连,则

在三角形中,

,而

  当时,过三点的圆面积最小,最小面积为

试题详情

5、(2006浙江嘉兴)某旅游胜地欲开发一座景观山.从山的侧面进行堪测,迎面山坡线ABC由同一平面内的两段抛物线组成,其中AB所在的抛物线以A为顶点、开口向下,BC所在的抛物线以C为顶点、开口向上.以过山脚(点C)的水平线为x轴、过山顶(点A)的铅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单位:百米).已知AB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为BC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且已知

(1)设是山坡线AB上任意一点,用y表示x,并求点B的坐标;

(2)从山顶开始、沿迎面山坡往山下铺设观景台阶.这种台阶每级的高度为20厘米,长度因坡度的大小而定,但不得小于20厘米,每级台阶的两端点在坡面上(见图).

①分别求出前三级台阶的长度(精确到厘米);

②这种台阶不能一直铺到山脚,为什么?

(3)在山坡上的700米高度(点D)处恰好有一小块平地,可以用来建造索道站.索道的起点选择在山脚水平线上的点E处,(米).假设索道DE可近似地看成一

段以E为顶点、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解析式为.试求索道的最大悬空高度.

 

[解] (1)∵是山坡线AB上任意一点,

,∴=4,∴

(2)在山坡线AB上,

①令,得 ;令,得

∴第一级台阶的长度为(百米)(厘米)

同理,令,可得

∴第二级台阶的长度为(百米)(厘米)

第三级台阶的长度为(百米)(厘米)

②取点,又取,则

∴这种台阶不能从山顶一直铺到点B,从而就不能一直铺到山脚

(注:事实上这种台阶从山顶开始最多只能铺到700米高度,共500级.从100米高度到700米高度都不能铺设这种台阶.解题时取点具有开放性)

②另解:连接任意一段台阶的两端点PQ,如图

∵这种台阶的长度不小于它的高度

当其中有一级台阶的长大于它的高时, 

在题设图中,作H

,又第一级台阶的长大于它的高

∴这种台阶不能从山顶一直铺到点B,从而就不能一直铺到山脚

(3)

由图可知,只有当索道在BC上方时,索道的悬空高度才有可能取最大值

索道在BC上方时,悬空高度

时,

∴索道的最大悬空高度为米.

试题详情

4、(2006山东烟台)如图,已知抛物线L1: y=x2-4的图像与x有交于A、C两点,

(1)若抛物线l2与l1关于x轴对称,求l2的解析式;

(2)若点B是抛物线l1上的一动点(B不与A、C重合),以AC为对角线,A、B、C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定为D,求证:点D在l2上;

(3)探索:当点B分别位于l1在x轴上、下两部分的图像上时,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判断它是何种特殊平行四边形,并求出它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设l2的解析式为y=a(x-h)2+k

∵l2与x轴的交点A(-2,0),C(2,0),顶点坐标是(0,-4),l1与l2关于x轴对称,

   ∴l2过A(-2,0),C(2,0),顶点坐标是(0,4)

   ∴y=ax2+4

   ∴0=4a+4  得 a=-1

  ∴l2的解析式为y=-x2+4

 (2)设B(x1 ,y1)

   ∵点B在l1

   ∴B(x1 ,x12-4)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关于O对称

   ∴B、D关于O对称

   ∴D(-x1 ,-x12+4).

   将D(-x1 ,-x12+4)的坐标代入l2:y=-x2+4

      ∴左边=右边

      ∴点D在l2上.

 (3)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则

   S=2*S△ABC =AC*|y1|=4|y1|

   a.当点B在x轴上方时,y1>0

    ∴S=4y1 ,它是关于y1的正比例函数且S随y1的增大而增大,

    ∴S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b.当点B在x轴下方时,-4≤y1<0

    ∴S=-4y1 ,它是关于y1的正比例函数且S随y1的增大而减小,

    ∴当y1 =-4时,S由最大值16,但他没有最小值

    此时B(0,-4)在y轴上,它的对称点D也在y轴上.

    ∴AC⊥BD

    ∴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此时S最大=16.

试题详情

3、(2006山东济南)如图1,已知中,.过点,且,连接于点

(1)求的长;

(2)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A,试判断与⊙A是否相切,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过点,垂足为.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A;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C.若的大小是可变化的,并且在变化过程中保持⊙A和⊙C相切,且使点在⊙A的内部,点在⊙A的外部,求的变化范围.

 

[解]

(1)中,

  

  

  

  

(2)与⊙A相切.

  中,

  

  又

  与⊙A相切.

(3)因为,所以的变化范围为

  当⊙A与⊙C外切时,,所以的变化范围为

  当⊙A与⊙C内切时,,所以的变化范围为

试题详情

2、(2006浙江金华)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轴,轴分别交于A(3,0),B(0,)两点, ,点C为线段AB上的一动点,过点CCD轴于点D.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S梯形OBCD,求点C的坐标;

(3)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O,B为顶点的

三角形与△OBA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

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直线AB解析式为:y=x+. 

(2)方法一:设点C坐标为(x,x+),那么OD=x,CD=x+. 

由题意:,解得(舍去)

∴ C(2,)

方法二:∵ ,,∴

由OA=OB,得∠BAO=30°,AD=CD.

∴ CD×AD=.可得CD=

∴ AD=1,OD=2.∴C(2,).

(3)当∠OBP=Rt∠时,如图

    ①若△BOP∽△OBA,则∠BOP=∠BAO=30°,BP=OB=3,

(3,).

    ②若△BPO∽△OBA,则∠BPO=∠BAO=30°,OP=OB=1.

(1,).

当∠OPB=Rt∠时

③ 过点P作OP⊥BC于点P(如图),此时△PBO∽△OBA,∠BOP=∠BAO=30°

过点P作PM⊥OA于点M.

方法一: 在Rt△PBO中,BP=OB=,OP=BP=

∵ 在Rt△PMO中,∠OPM=30°,

∴ OM=OP=;PM=OM=.∴().

方法二:设P(x ,x+),得OM=x ,PM=x+

由∠BOP=∠BAO,得∠POM=∠ABO.

∵tan∠POM=== ,tan∠ABOC==

x+x,解得x=.此时,().

④若△POB∽△OBA(如图),则∠OBP=∠BAO=30°,∠POM=30°.  

    ∴ PM=OM=

∴ ()(由对称性也可得到点的坐标).

当∠OPB=Rt∠时,点P在x轴上,不符合要求.

综合得,符合条件的点有四个,分别是:

(3,),(1,),(),().

试题详情

1、(2006重庆)如图1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CB=90°,AC=8,BC=6.沿斜边AB的中线CD把这张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如图2所示).将纸片沿直线(AB)方向平移(点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点于点B重合时,停止平移.在平移过程中,交于点E,分别交于点F、P.

(1)  当平移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的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   设平移距离重叠部分面积为,请写出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对于(2)中的结论是否存在这样的的值,使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原面积的.

若存在,求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因为,所以.

又因为,CD是斜边上的中线,

所以,,即

所以,,所以

所以,.同理:.

又因为,所以.所以

(2)因为在中,,所以由勾股定理,得

又因为,所以.所以

中,的距离就是边上的高,为.

边上的高为,由探究,得,所以.

所以.

又因为,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3) 存在. 当时,即

整理,得解得,.

即当时,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原面积的

试题详情

28.(本题满分14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交x轴于点B,与正比例函数

y=kx(k≠0)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内的点A.(如图①)

   (1)以0、A、B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C的坐标;(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2)若以0、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求k的值;(图②备用)

   (3)将(2)中的矩形OABC绕点O旋转,使点A落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求所得矩形与原

矩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图①                图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