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432  4440  4446  4450  4456  4458  4462  4468  4470  4476  4482  4486  4488  4492  4498  4500  4506  4510  4512  4516  4518  4522  4524  4526  4527  4528  4530  4531  4532  4534  4536  4540  4542  4546  4548  4552  4558  4560  4566  4570  4572  4576  4582  4588  4590  4596  4600  4602  4608  4612  4618  4626  447348 

2.(  )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    

  D.;    

试题详情

1.(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滴人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B.都能透过半透膜

  C.都有丁达尔现象                 D.加热蒸干灼烧,最终都有Fe2O3生成

试题详情

29.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D,方框内给出了它们的有关信息。

 

⑴试写出D的分子式       

⑵试写出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28.M为一种常见的液体试剂。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淡黄色粉末和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若固体乙是硫化铝,则:①C化学式是     ,G的化学式是    

②H溶解于A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若白色沉淀D不能溶解于A溶液,气体C能使湿润的试纸变蓝,则固体乙的化学式可能是      

试题详情

27.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质子的化合物,C和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B、C两种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

⑴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  

写出转化关系图中已确认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以下四个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进一步确定第四种元素,但其中一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与其余三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不同,这个条件是      ;

A.化合物甲与丙、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   B.化合物甲、乙、丙都是无色物质,其中只有甲有刺激性气味   C.通常情况下乙和丁不发生反应,若将乙、丁、单质C混合,立即发生化合反应。

  D.单质C和化合物丁不能共存。

依据该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⑶按⑵中的另外三个补充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丙的空间构型为              

试题详情

26.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Li:1.0
Be:1.5
B:2.0
C:2.5
N:3.0
O:3.5
F:4.0
Na:0.9
Mg:1.2
Al:1.5
Si:1.8
P:2.1
S:2.5
Cl:3.0
K:0.8
Ca:1.0
Ga:1.6
Ge:1.8
As:2.0
Se:2.4
Br:2.8
Rb:0.8
Sr:1.0
In:1.7
Sn:1.8
Sb:1.9
Te:χ
I:2.5
Cs:0.7
Ba:0.9
Tl:1.8
Pb:1.9
Bi:1.9
Po:2.0
At:2.2
Fr:0.7
Ra:0.9
 
 
 
 
 

回答下列问题:

⑴纵观各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变化,谈谈你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理解:        

                                             

⑵预测Te元素χ的值        

⑶你认为Linus Pauling提出电性的概念是确定化合物中原子哪种能力的相对大小?       

⑷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这两种元素通常形成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

表示AlBr3的形成过程                                 

试题详情

25.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MnO4+C2O42+H+→Mn2++CO2↑+H2O(未配平) MnO2+C2O42+4H+=Mn2++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平:  MnO4+  C2O42+  H+  Mn2++  CO2↑+  H2O

⑵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    (选填“甲”或“乙”)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

据是                                         

⑶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选填“能”或“否”)。若回答“能”,

请给出计算结果;若回答“否”,试说明原因                       

⑷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MnO2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滴定前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终点时消失;B.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未将烧杯、玻棒洗涤;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锥形瓶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试题详情

24. ⑴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不使液体滴到试管外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②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水中后迅速熔成小球,不停地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③配置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 NaCl固体;

④向可能含有SO42、SO3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再加入Ba(NO3)2溶液,可检验SO42的存在;

⑤蒸发NaCl溶液以得到NaCl固体时,不必将溶液蒸干;

⑥向100℃时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⑦如右图,可观察到灵敏检流计的指针偏转;

⑧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和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  液的现象相同。

⑵现有0.1mol·L1的纯碱溶液,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其

正确的操作是                                      

                                            

你认为该溶液pH的范围一定介于        之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试题详情

23.铜和镁的合金4.7克完全溶于浓硝酸中,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经折算成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       B.8.26g      C.8.61g               D.7.04g

试题详情

22.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是

   A.2              B.3             C.4             D.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