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6044  46052  46058  46062  46068  46070  46074  46080  46082  46088  46094  46098  46100  46104  46110  46112  46118  46122  46124  46128  46130  46134  46136  46138  46139  46140  46142  46143  46144  46146  46148  46152  46154  46158  46160  46164  46170  46172  46178  46182  46184  46188  46194  46200  46202  46208  46212  46214  46220  46224  46230  46238  447348 

5、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内角∠A:∠B:∠C=2:3:4,则∠D=­­________°

试题详情

4、方程 x 2  =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如图,要给这个长、宽、高分别为x、y、z的箱子打包,其打包方式如右图所示,则打包带的长至少要_________ (单位:mm)(用含x、y、z的代数式表示)

试题详情

2、据有关资料显示,长江三峡工程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是18200000千瓦,请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应记为     千瓦 

试题详情

1、已知点P(-2,3),则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是(     )

试题详情

4.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作出合情推理和演译推理,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能够通过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检验一个猜想的可信性,通过不同类型的推理活动形成一个合乎情理的猜想,并能够用比较规范的逻辑推理形式表达自己的演译推理过程。

 例1.实验与推理

 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ACD拼成菱形ABCD.把一个含60°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重合,两边分别与AB,AC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相交于点E,F时,(如图13-1),通过观察或测量BE,CF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时(如图13-2),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考查内容:观察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的恒定等量关系,并能够进行必要的归纳和验证。能否将前面经历的数学活动中蕴涵的知识和方法以类比的方式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从而提出新猜想,解决新问题。

 例2.为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在同等的条件下,教练给甲、乙两名同学安排了一次射击测验, 每人打10发子弹,下面是甲、乙两人各自的射击情况记录(其中乙的情况记录表上射中9、10环的子弹数被墨水污染看不清楚,但是教练记得乙射中9、10环的子弹数均不为0发):

     甲:                 乙:        

 (1)求甲同学在这次测验中平均每次射中的环数;

 (2)根据这次测验的情况,如果你是教练,你认为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1位).

 考查内容:对某些数据能形成自己的合理看法,并做出相应的推断和决策。

试题详情

3. 能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合理推断,具有统计的观念。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能够从事较为完整的统计活动,能针对现实情景中呈现的原始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对数据作数学处理,按照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推断与决策。同时了解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与表达数据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来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试题详情

2. 对现实空间及图形有较丰富的认识,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能力。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图形变换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量关系等,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构建几何空间,并尝试用图形去从事推理活动。

试题详情

1. 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能够在较复杂的层面上用数字和图表刻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一些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与推断,并运用代数中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去刻画具体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试题详情

3.具有初步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能够反思自己是怎样得到问题的答案的,在求解过程中不断反思所得到的结果的含义、所使用的方法的一般性等,会分析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得与失,通过反思能够把握住使得结论成立的核心条件,并形成数学方法的有效迁移。能够综合空间与图形、代数和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探索问题的解,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出新的问题。

 例1.如图,已知⊿ABC、⊿DCE、⊿FEG是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底边BC、CE、EG在同一直线上,且AB=√3,BC=1,连接BF,分别交AC、DC、DE于点P、Q、R。观察图形,请你提出一个与点P相关的问题,并进行解答(根据提出问题的层次和解答过程评分)。        

考查内容:在并不复杂的数学背景中尝试提出新的问题。

例2.过正方形ABCD中某点O任作直线m交AD和BC于H、F,过点O作HF的垂线n交AB、CD于E、G

(1)观察、猜想EG与FH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点O沿HF向F移动时,由题意确定的相应直线n也在变化,当直线n与线段AB没有交点时,你能得到与(1)类似的结论吗?证明这个结论并说说类似的理由。

(3)如图2,点E、F在DA和CB的延长线上。现仅有能画直角的工具,你如何在DC或者其延长线上找到一点M,使点M到EF的距离等于EF。

考查内容:通过反思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结论来把握导致该结论成立的核心条件,从而形成有效迁移,解决其它相关问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