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7420  47428  47434  47438  47444  47446  47450  47456  47458  47464  47470  47474  47476  47480  47486  47488  47494  47498  47500  47504  47506  47510  47512  47514  47515  47516  47518  47519  47520  47522  47524  47528  47530  47534  47536  47540  47546  47548  47554  47558  47560  47564  47570  47576  47578  47584  47588  47590  47596  47600  47606  47614  447348 

4.实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必有(   )

A.和为正数    B.和为负数

C.积为正数    D. 积为负数

[命题意图]:①考察目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的掌握,此外此题中还包含了有理数的的运算符号的确定。

②试题特色与亮点:把有理数的运算符号的确定与数轴相结合。

③测试后讲评,点a与点b表示的数分别在原点左右两侧且距离相等,则两数互为相反数,和为0,积为负。

[答案]:D  [试题来源]:原创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的一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命题意图]:①考察目的:此题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的掌握情况

②试题特色和亮点是:此题源自书本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习不能离开书本。

③测试后评讲,三视图时指对一个物体分别从三个方向看得到得平面图形的形状,从上面看的叫俯视图,从左面看的叫左视图,从右面看的叫右视图。

[答案]:C  [试题来源]:原创

试题详情

2.五名同学在为地震灾区的“爱心捐助”活动中,捐款数额为8,10,10,5,7(单位:元),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      B.8      C.9       D. 6

[命题意图]:①考察目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中的众数、中位数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

②试题特色和亮点是:让学生在做题中体会一种“爱心”

③测试后评讲:此题要分清概念,知道什么是众数,中位数。中位数是指处在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答案]:B   [试题来源]原创

试题详情

1.2009年4月22日北京新闻报道“自去年10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北京‘鸟巢’共接待游客接近350万人次.” 350万这个数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3.5×10   B.3.5×10   C.3.5×10  D.35×10

[命题意图]:①考察目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掌握程度。

②试题特色和亮点是:此题与人们关心的北京奥运后的鸟巢现状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答题。

③测试后评讲:科学计数法要把一个数写成a×10(1≤a<10 )的形式,其中350万=3500000,然后再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答案]:C  [试题来源]:原创

试题详情

18、(1)已知中,,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

(2)已知中,是其最小的内角,过顶点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了两个等腰三角形,请探求之间的关系.

[试题来源](2007无锡市中考题)

解:(1)如图(共有2种不同的分割法,)

(2)设,过点的直线交边.在中,

①若是顶角,如图18-1,则

此时只能有,即

,即

②若是底角,则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图18-2,当时,则

中,

1.由,得,此时有,即

2.由,得,此时,即

3.由,得,此时,即为小于的任意锐角.

第二种情况,如图18-3,当时,,此时只能有

从而,这与题设是最小角矛盾.

是底角时,不成立.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压轴题,也是一道开放探索题。第(1)问是计算与作图相结合的探索。本问对学生运用作图工具的能力,以及运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等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把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并结合“方程思想”探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本题不仅趣味性强,创造性强,而且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试题详情

17、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4,CD=9,∠C=60°,动点P从点C出发沿CD方向向点D运动,动点Q同时以相同速度从点D出发沿DA方向向终点A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AD的长;

(2)设CP=x,问当x为何值时△PDQ的面积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3)探究:在BC边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PDQM是菱形?若存在,请找出点M,并求出BM的长;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来源]2008年龙岩市中考试

[参考答案]

(1)解法一:如图17-1

AAECD,垂足为E .

 依题意,DE=. 

 在Rt△ADE中,AD=.    

 解法二:如图17-2

 过点AAEBCCD于点E,则CE=AB=4 .

AED=∠C=60°.

又∵∠D=∠C=60°,

∴△AED是等边三角形 .

AD=DE=9-4=5 . 

2)解:如图17-1

CP=xhPD边上的高,依题意,

PDQ的面积S可表示为:

S=PD·h   =(9-xx·sin60°

=(9xx2) =-(x)2+.  由题意,

知0≤x≤5 . 

x=时(满足0≤x≤5),S最大值=. 

(3)证法一:如图17-3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则PD必须等于DQ .

于是9-x=xx=. 

此时,点P、Q的位置如图25-3所示,

连QP。△PDQ恰为等边三角形 .

过点Q作QMDC,交BCM,点M即为所求.

连结MP,以下证明四边形PDQM是菱形 .

易证△MCP≌△QDP,∴∠D=∠3 . MP=PD    

MP∥QD ,   ∴四边形PDQM是平行四边形 . 又MP=PD , 

∴四边形PDQM是菱形 。

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且BM=BCMC=5-=.    

证法二:如图17-4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则PD必须等于DQ . 

于是9-x=xx=.

此时,点P、Q的位置如图25-4所示,△PDQ恰为等边三角形 .

过点DDOPQ于点O,延长DOBC于点M,连结PM、QM,则DM垂直平分PQ,∴ MP=MQ .

易知∠1=∠C .

PQ∥BC .

又∵DOPQ,  ∴MCMD

MP= CD=PD

MP=PD=DQ=QM

∴四边形PDQM是菱形

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且BM=BCMC=5-=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压轴题,也是一道开放探索题,第(2)问是条件开放,第(3)问是结论开放。本题既考察了学生的分析作图能力,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平行线、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菱形、二次函数等知识。这里设计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数学情境,为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留下了广阔的探索、创新的思维空间。

试题详情

15、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如果用小刚抛掷正方体骰子朝上的数字,小强抛掷正方体骰子朝上的数字来确定点,那么他们各抛掷一次所确定的点落在已知直线图象上的概率是多少?

[试题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08年高中试题

[参考答案]解:由题意可得,化为不等式组解得,且为正整数,.要使点落在直线图象上,则对应的,3,1 。满足条件的点有(1,5),(2,3),(3,1)抛掷骰子所得点的总个数为36. 落在直线图象上的概率。答:点落在直线图象上的概率是

[命题意图]本题巧妙地把概率、不等式组、一次函数等知识结合在一起,出题思路新颖,别具一格。有利于考察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14、振兴中学某班的学生对本校学生会倡导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自愿捐款活动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了一组学生捐款情况的数据.下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各长方形的高度之比为3︰4︰5︰8︰6,又知此次调查中捐款25元和30元的学生一共42人.

(1)他们一共调查了多少人?  (2)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各是多少? 

(3)若该校共有1560名学生,估计全校学生捐款多少元? 

 

[试题来源]2009 年山东莱芜中考题

[参考答案]解:(1)设捐款30元的有6x人,则8x+6x=42.

 ∴ x=3.∴ 捐款人数共有:3x+4x+5x+8x+6x=78(人). 

(2)由图象可知:众数为25(元);由于本组数据的个数为78,按大小顺序

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25(元),故中位数为25(元). (3) 全校共捐款:

(9×10+12×15+15×20+24×25+18×30)×=34200(元).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把统计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的应用题,以考察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统计知识与生活、社会和科技的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意义。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13、如图,在中,边上的一点,的中点,过点的平行线交的延长线于,且,连接

(1)求证:的中点;

(2)如果,试猜测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试题来源]青海省2008年中考考试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

(1)证明:的中点, .又

的中点.(2)解:四边形是矩形证明: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的中点,

四边形是矩形.

[命题意图]此题是一道几何结论开放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求变的创新精神。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