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776  4784  4790  4794  4800  4802  4806  4812  4814  4820  4826  4830  4832  4836  4842  4844  4850  4854  4856  4860  4862  4866  4868  4870  4871  4872  4874  4875  4876  4878  4880  4884  4886  4890  4892  4896  4902  4904  4910  4914  4916  4920  4926  4932  4934  4940  4944  4946  4952  4956  4962  4970  447348 

17、(17分)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赶出去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                 

如何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如何证明E中收集到的是NO而不是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6.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来制备摩尔盐。

实验步骤:

  (1)把30%NaOH溶液和废铁屑混合、煮沸、冷却,将洗涤铁屑后的NaOH溶液装入F中。

  (2)在E中用处理过的Fe屑和稀H2SO4反应制取FeSO4

   (3)将硫酸亚铁溶液与硫酸铵溶液混合,结晶得摩尔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把30%NaOH溶液和废铁屑混合时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2)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可赶走装置中的氧气及(NH4)2SO4溶液中的溶解氧,操作时应先关闭活塞      ,并同时打开活塞      。请写出Fe屑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的另外一个作用             

  (3)使摩尔盐结晶可采取两种方法:①蒸发溶液、再自然冷却结晶;②不蒸发溶液、直接自然冷却结晶。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       。(填序号)

试题详情

15.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是        

  (2)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同学正确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3)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试题详情

14.(12分)已知1,2−二氯乙烷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83.5℃,密度为1.23g·cm−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的沸点为78.5℃。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装置A中大试管里先加入1,2−二氯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后,还需再加入         ,目的是                    ,并向装置C中试管里加入适量的稀溴水。

(2)为了使反应控制在75℃左右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3)与装置A中大试管相连接的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4)证明1,2−二氯乙烷已发生消去反应的现象是               ,装置A、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A中:                                 

C中:                                 

试题详情

13.(12分)用图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①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 黄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

③ 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气体名称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试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12、(10分)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

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

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

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

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 ,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 (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试题详情

11.(14分)为了测定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mg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活动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甲同学用如图一所示装置,通过测定放出CO2的体积来确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误差较大,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2)乙同学用图二所示装置,通过测定反应放出CO2的质量来确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重复正确操作三次,结果数据出现了较大偏差。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任写两个)

     ①                                     

                                    

  (3)丙同学认为上面的测定方法误差都较大,提出用中和滴定来测定。方法是: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mg,放入锥形瓶中蒸馏水溶解,加1-1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至无色(指示CO2-3+H+=HCO-3反应的终点),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1mL,再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指示H++HCO-3=CO2↑+H2O反应的终点),又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2ml。则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4)请你设计另外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测定NaOH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①写出操作步骤

     ②用测得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写出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试题详情

10.(10分)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可通过多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铜不能与稀硫酸直接反应,本实验中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1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

(1) 图1分液漏斗中装的液体是        

(2)本实验中若硝酸过量,造成的结果是           

(3)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①         ,②         

(4)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方案1:将铜粉在某仪器中反复灼烧,使铜粉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混合物中加入Fe2(SO4)3,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加物质甲调节pH到3~4,产生Fe(OH)3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硫酸铜晶体,滤渣循环使用(已知Fe(OH)3和Cu(OH)2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3.7、6.4)。

①方案1中用于灼烧铜粉的仪器名称是;

②方案2中甲物质可以是(填字母序号);

a.CuO              b.CuCO3     

c.CaCO3             d.NaOH

③方案2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试题详情

9.(12分)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N2+3Cu+3H2O 

(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时,请用图中所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是____      ___,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④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   ___。

A.CuO未全部还原为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

(2)如果仍采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A.m(Cu)和m(CuO)   B.m(N2)和m(H2O)   C.m(Cu)和m(H2O)   D.m(NH3)和m(H2O)

试题详情

8.(10分)有演示实验:用脱脂棉花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

     a.有氧气生成;     b.            。

(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

(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和H2O反应可生成H2O2,现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Na2O2和足量的H2O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                  。

     现象: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