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5001  5009  5015  5019  5025  5027  5031  5037  5039  5045  5051  5055  5057  5061  5067  5069  5075  5079  5081  5085  5087  5091  5093  5095  5096  5097  5099  5100  5101  5103  5105  5109  5111  5115  5117  5121  5127  5129  5135  5139  5141  5145  5151  5157  5159  5165  5169  5171  5177  5181  5187  5195  447348 

4.为什么整块金属会具有金属光泽而金属粉末常呈暗灰色或黑色?

由于金属原子以最紧密状态堆积排列,内部存在自由电子,所以当光线投射到它的表面时,自由电子可以吸收所有频率的光,然后很快放出各种频率的光,这就使绝大多数金属呈现钢灰色以至银白色光泽。而金显黄色,铜显赤红色,铋为淡红色,铯为淡黄色,铅为灰蓝色,是由于它们较易吸收某些频率的光。

在粉末状态时,金属的晶面取向杂乱,晶格排列的不规则,吸收可见光后辐射不出去,所以为黑色。

试题详情

3.金属晶体与其它常见晶体的比较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实例
NaCl晶体
金刚石
干冰

构成晶体的微粒
阴、阳离子
原子
分子
金属离子、自由电子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范得华力
金属键
物理性质
硬度
较大
很大
很小
较小
熔沸点
较高
很高
低、很低
多数较高
导电性
晶体不导电(熔化时或水溶液中导电)
一般为非导体
非导体(有的水溶液能导电)
 
良导体

试题详情

2.金属的物理特性及解释

(1)金属都是电的良导体,通常情况下,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作无规则的热运动,当金属的两端存在电势差的时候,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电子便作定向的移动,酷似人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人流”一样,电子的定向移动也便成了电流。

(2)在金属晶体内,自由电子运动时与金属离子相碰撞,引起两者的能量交换,致使整块金属达到了同样的温度,这是金属导热的原因。

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由于这两种性质都与自由电子有关,所以善于导电的金属也善于导热。常见的几种金属的导电、导热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g、Cu、Au、Al、Zn、Pt、Sn、Fe、Pb、Hg。

(3)金属受外力作用晶体中各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但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也就金属虽发生变形而不致破碎。

金属的延性,是指金属可以抽成丝。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金属又有展性,指的是可以压成薄片,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但也有少数金属,如锑、铋、锰等,性质较脆,没有延展性。

试题详情

项目
内容
周期表中的分布
位于从硼到砹的左下方,在已知的109种元素中有87种是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的特征(最外层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ⅣA-ⅥA的某些金属元素有4-5个,但核外电子层数较多,原子半径较大)
组成微粒
及通常状态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通常情况下都是金属晶体,只有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分类
冶金工业
黑色金属:铁、铬、锰
有色金属:除铁、铬、锰以外的金属
密度
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3
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3
从与人的接触分
常见金属:如铁、铜、铝等
稀有金属:如锆、铪、铌等
物理性质(通性)
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热和电的良导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1.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具有一些共同性质,是由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相似性决定的。金属的价电子较少,容易失去价电子变成金属离子,这些释出的价电子,不在属于那个或那几个指定的金属离子,而是整体金属的“集体财富”。它们在整个晶体内自由移动,人称“自由电子”。有人描述金属晶体内的实际情况是“金属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换言之,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电性作用,使许多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

但是金属晶体中的“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电性作用”有相对强弱之分。一般来说,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作用”愈强,其熔沸点相对较高,密度、硬度也相对较大。

例如:同一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数目相同,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逐渐减弱,因此,它们的熔点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减小。如:碱金属熔点钠比钾高,硬度钠比钾大。

同一周期金属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价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逐渐增强。因此它们的熔点逐渐升高,硬度逐渐增大。如:按钠、镁、铝的顺序熔点依次升高,硬度逐渐增大。

试题详情

16.(12分)(2001年全国高考卷)已知Fe2O3在高炉中有下列反应: 

Fe2O3+CO2FeO+CO2 

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含Fe2O3和FeO)中,元素铁和氧的质量比用m(Fe)∶m(O)表示。

(1)上述固体混合物中,m(Fe)∶m(O)不可能是      (选填a、b、c多选扣1分)。 

a.21∶9               b.21∶7.5              c.21∶6 

(2)若m(Fe)∶m(O)=21∶8,计算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 

(3)设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为A%,则A%和混合物中m(Fe)∶m(O)的关系式为[用含m(Fe)、m(O)的代数式表示]A%=     

请在下图中画出A%和m(Fe)∶m(O)关系的图形。

(4)如果Fe2O3和CO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3Fe2O3+CO2Fe3O4+CO2  Fe3O4+CO3FeO+CO2 

试分析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可能的组成及相应的m(Fe)∶m(O)[令m(Fe)∶

m(O)=21∶a,写出a的取值范围]。将结果填入下表。 

混合物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a的取值范围
 
 

试题详情

15.(10分)将一生锈的铁片置于稀HNO3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1.2 L(标准状况)NO气体,溶液中还剩余5 g固体残渣,在过滤后的滤液中通入35.5 g氯气,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求原带锈铁片的质量和铁锈的质量分数(铁锈成分以Fe2O3计)。

试题详情

14.(10分)A、B、C、D、E分别是铁的单质或铁的化合物。其相互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所示变化,要求回答: 

(1)推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 

A             、B             、C             、D             、E            

(2)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 

                               ; 

                               ; 

                               。 

试题详情

13.(6分)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反应流程

(1)A是             ,B是            

C是             。(请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12.(6分)有关物质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浓溶液与单质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①;A的稀溶液与足量B发生反应②。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的现象是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题示信息判断,A的浓溶液和单质B加热时能否产生G,说明理由(写出化学方程式回答):                             

试题详情

11.(6分)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       而制得红色砖瓦。若烘烧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浇水,窑内会产生大量的       气体,它们把该红色物质还原成的黑色化合物是       ,同时还有未烧的碳颗粒,而制得了青色砖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