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51694  51702  51708  51712  51718  51720  51724  51730  51732  51738  51744  51748  51750  51754  51760  51762  51768  51772  51774  51778  51780  51784  51786  51788  51789  51790  51792  51793  51794  51796  51798  51802  51804  51808  51810  51814  51820  51822  51828  51832  51834  51838  51844  51850  51852  51858  51862  51864  51870  51874  51880  51888  447348 

7. 将直线沿轴正向平移2个单位,再沿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则的斜率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6. 直线过点,且与以为端点的线段相交,则斜率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试题详情

5. 三条直线不能围成三角形,则取值的个数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4. 已知为直线所成的角,则当取最大值时,实数值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3. 过原点,且与直线角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2. 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之和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1. 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五)线性规划

1.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1)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

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直线应画成虚线,表示直线另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画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应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即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快捷判断法:

(1)代点检验法  

(2)直线上半平面为的区域;下半平面为的区域

2. 线性规划

(1)对于变量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的一次不等式,称为线性约束条件,是欲达到最值所涉及的变量的解析式,叫做目标函数。当是关于的一次解析式时,叫做线性目标函数。

(2)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值问题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称为可行解。由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叫可行域,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值的可行解叫最优解。

3.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1)根据实际问题的约束条件列出不等式;(2)作出可行域,写出目标函数;(3)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位置,从而获得最优解。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试题详情

(四)对称性问题(专题)方法--相关点法

1. 对称分两大类

(1)关于点中心对称:点关于定点中心对称点

(2)关于直线轴对称: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则解出的值为:

2. 常用对称的规律:已知点,直线

(1)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

(2)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点

(3)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4)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6)关于点的对称点

(7)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8)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9)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10)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思考:我们注意到只须将对称点的坐标Q代入直线L即得对称的直线方程,为什么?

它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相关点法”

我们以(9)题为例,即求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

解:设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   ∴

  ∴  即:

点拨:① 代入对称点坐标的理论依据是“相关点法”

② 有关对称性问题都可用“相关点法”求对称曲线。

试题详情

(三)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 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三种:相交、平行、重合)

  

(1)或仅有一个不存在

或一个为零一个不存在

(2)均不存在

(3)重合均不存在

[例题] 已知两直线,当为何值时,(1)相交(2)平行(3)重合

解:当时,则   ∴

(1)当时,  ∴

(2)当时,  ∴

(3)当时,  ∴ 重合

(4)当时,相交。

说明:时,平行或重合相交且只有有数几个值应先分析。

2.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夹角)与直线的角

夹角:   的角:

3. 点到直线的距离:

的距离为的距离为,两条平行线,则的距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