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52192  52200  52206  52210  52216  52218  52222  52228  52230  52236  52242  52246  52248  52252  52258  52260  52266  52270  52272  52276  52278  52282  52284  52286  52287  52288  52290  52291  52292  52294  52296  52300  52302  52306  52308  52312  52318  52320  52326  52330  52332  52336  52342  52348  52350  52356  52360  52362  52368  52372  52378  52386  447348 

2.(2007浙江)设是函数的导函数,将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1           选择题

1.设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试题详情

(二)2008年高考预测

1.在高考题中,数形结合的题目主要出现在函数、导数、解析几何及不等式最值等综合性题目上,把图象作为工具、载体,以此寻求解题思路或制定解题方案,真正体现数形结合的简捷、灵活特点的多是选择、填空等小题。

2.从近三年全国高考卷来看,全国卷与其它省市卷相比,涉及数形结合的题目略少,预测2008年可能有所加强。因为对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能力的考查,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数学技能的考查,是考纲明确的一个命题方向。

试题详情

(一)方法总结

1.数形结合,数形转化常从一下几个方面:

(1)集合的运算及文氏图

(2)函数图象,导数的几何意义

(3)解析几何中方程的曲线

(4)数形转化,以形助数的还有:数轴、函数图象、单位圆、三角函数线或数式的结构特征等;

2.取值范围,最值问题,方程不等式解的讨论,有解与恒成立问题等等,许多问题还可以通过换元转化为具有明显几何意义的问题,借助图形求解。

试题详情

8.(2006福建)已知函数

(I)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

(II)是否存在实数使得的图象与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是利用导数方法讨论单调性、最值和方程的解的问题,这些都离不开函数的图象,要通过画图或想着图一步步解答。

解:(I)

时,(如图11)上单调递减,

时,

时,上单调递增,

综上,

(II)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如图12),即函数的图象与轴的正半轴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

时,是增函数;

时,是减函数;

时,是增函数;

时,

充分接近0时,充分大时,

要使的图象与轴正半轴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必须且只须

 即

所以存在实数,使得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的取值范围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7.求函数的值域。

分析:本题需要去绝对值化为分段函数,再按直线x=a相对于两个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分类讨论,借助于图象可有效帮助解题。

解:

(1)当时,如图8知

(2)当时,如图9

(3)当时,如图10

知,

综上所述:当时,值域为

时,值域为

时,值域为

点评:分段去绝对值,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试题详情

6.已知关于x的实系数二次方程x2+ax+b=0有两个实数根α,β.证明:

(Ⅰ)如果│α│<2,│β│<2,那么2│a│<4+b且│b│<4;

(Ⅱ)如果2│a│<4+b且│b│<4,那么│α│<2,│β│<2.

分析:借助函数图像讨论方程的解是很直观有效的方法,由函数y=x2+ax+b的图像(如图7)易知│α│<2,│β│<2,

证明:根据韦达定理│b│=│αβ│<4.

因为二次函数f(x)=x2+ax+b开口向上,│α│<2,│β│<2.

故必有f(±2)>0,即4+2a+b>0, 2a>-(4+b);

4-2a+b>0, 2a<4+b.

∴2│a│<4+b.

(Ⅱ)由 2│a│<4+b 得 4+2a+b>0

即 22+2a+b>0  f(2)>0.           ①

及 4-2a+b>0 即 (-2)2+(-2)a+b>0,f(-2)>0.    ②

由此可知f(x)=0的每个实根或者在区间(-2,2)之内或者在(-2,2)之外.若两根α,β均落在(-2,2)之外,则与│b│=│αβ│<4矛盾.

若α(或β)落在(-2,2)外,则由于│b│=│αβ│<4,另一个根β(或α)必须落在(-2,2)内,则与①、②式矛盾.

综上所述α,β均落在(-2,2)内.

∴│α│<2,│β│<2.

 点评:这是1993年全国高考题的压轴题,标准答案中给的第一解法是利用求根公式写出两根,再由已知求出的范围,再转化为a、b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利用数形结合,由二次函数的图象讨论实根分布问题,就容易多了,其压轴功能就大打了折扣。

试题详情

5.已知xy<0,并且4x-9y=36.由此能否确定一个函数关系y=f(x)?如果能,求出其解析式、定义域和值域;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 4x-9y=36在解析几何中表示双曲线的方程,反映了变量x、y之间的对应关系,但还不一定是函数关系,函数中一个x只能对应唯一确定的y,即图像上看不能有“上下重叠”的点。但加上条件xy<0呢?画出图形(如图5)则一目了然。

解:,故

解得

因此能确定一个函数关系y=f(x).其定义域为(-∞,-3)∪)3,+∞).且不难得到其值域为(-∞,0)∪(0,+∞).

点评:本例考查对函数概概念的理解,揭示了函数与解析几何中方程的内在联系--任何一个函数的解析式都可看作一个方程,但方程中x与y的对应关系未必是一个函数.要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又如:

(2006全国I.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以为焦点、离心率为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的切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求:

(Ⅰ)点M的轨迹方程; [(Ⅱ)的最小值]。

解:(I)……易得椭圆方程的方程为:   (x>0,y>0)

下面想要通过导数确定过第一象限点P(x0,y0) (0<x0<1)切线的斜率,就要建立x与y的函数关系,结合图形(如图6)可知:

y=2(0<x<1) (而不能是)

,,

所以切线AB的方程为:

从而,又,设M(x,y)

由=+可得M的轨迹方程为: +  =1 (x>1,y>2) 

试题详情

4. 解三角不等式组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或三角函数线(如图4)求解,先求出一个周期上的解再写出全部。

解答:

由图得解集为:

点评:三角函数图像和三角函数线,是处理三角函数值大小问题的两个有力武器,用好它会使解题简捷、高效。

试题详情

3.设集全,且,求有序集合组{A,B,C}的个数(不同的顺序算不同的组)。

解析:借助文氏图(图3)可知,三个集合A、B、C把全集U分成八个部分,需按1、3是否属于C分类,再把2、4、5三个数放到如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即可,每一种放法对应一个有序集合组。

按1、3是否属于C分四类:

(1)1、3C;    (2)1∈C且3C;

(3)3∈C且1C;  (4)1、3∈C

共有53×4=500种。

点评:画出文氏图,提高了解题的直观性,使解题思路清晰,分类清楚,易于操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