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52203  52211  52217  52221  52227  52229  52233  52239  52241  52247  52253  52257  52259  52263  52269  52271  52277  52281  52283  52287  52289  52293  52295  52297  52298  52299  52301  52302  52303  52305  52307  52311  52313  52317  52319  52323  52329  52331  52337  52341  52343  52347  52353  52359  52361  52367  52371  52373  52379  52383  52389  52397  447348 

3.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

[例4]          已知点

试用

解:以O为原点,OC,OB所在的直线为轴和轴建立如图3所示的坐标系.

由OA=2,,所以

易求,设

.

[例5]          如图,

表示

解:以O为坐标原点,以OA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

.

试题详情

2.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有关线段的长度问题

[例3]          已知,AD为中线,求证

证明:以B为坐标原点,以BC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2直角坐标系,

.

=

从而

.

试题详情

平面向量

[例1]         在下列各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①若=(x1,y1)、=(x2,y2),则·=x1y1+x2y2

②若A(x1,y1)、B(x2,y2),则||=

③若=(x1,y1)、=(x2,y2),则·=0x1x2+y1y2=0

④若=(x1,y1)、=(x2,y2),则x1x2+y1y2=0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若=(x1,y1), =(x2,y2),则·=x1x2+y1y2,对照命题(1)的结论可知,它是一个假命题、

于是对照选择支的结论、可以排除(A)与(D),而在(B)与(C)中均含有(3)、故不必对(3)进行判定,它一定是正确的、对命题(2)而言,它就是两点间距离公式,故它是真命题,这样就以排除了(C),应选择(B)、

说明:对于命题(3)而言,由于·=0==x1x2+y1y2=0,故它是一个真命题、

而对于命题(4)来讲,x1x2+y1y2=0、但反过来,当x1x2+y1y2=0时,可以是x1=y1=0,即=,而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对零向量是否与其它向量垂直作出规定,因此x1x2+y1y2=0),所以命题(4)是个假命题、

[例2]         已知=(-,-1), =(1, ),那么的夹角θ=(   )

A、30°    B、60°    C、120°    D、150°

解:·=(-,-1)·(1,)=-2

|==2

|==2

∴cosθ===

[例3]         已知=(2,1), =(-1,3),若存在向量使得:·=4, ·=-9,试求向量的坐标、

解:设=(x,y),则由·=4可得:

2x+y=4;又由·=-9可得:-x+3y=-9

于是有: 

由(1)+2(2)得7y=-14,∴y=-2,将它代入(1)可得:x=3

=(3,-2)、

说明:已知两向量可以求出它们的数量积·,但是反过来,若已知向量及数量积·,却不能确定

[例4]         求向量=(1,2)在向量=(2,-2)方向上的投影、

解:设向量的夹角θ、

有cosθ= ==-

方向上的投影=||cosθ=×(-)=-

[例5]         已知△ABC的顶点分别为A(2,1),B(3,2),C(-3,-1),BC边上的高AD,求及点D的坐标、

解:设点D的坐标为(x,y)

∵AD是边BC上的高,

∴AD⊥BC,∴

又∵C、B、D三点共线,

=(x-2,y-1), =(-6,-3)

=(x-3,y-2)

解方程组,得x=,y=

∴点D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例6]         设向量满足:||=||=1,且+=(1,0),求

解:∵||=||=1,

∴可设=(cosα,sinα),  =(cosβ,sinβ)、

+=(cosα+cosβ,sinα+sinβ)=(1,0),

由(1)得:cosα=1-cosβ……(3)

由(2)得:sinα=-sinβ……(4)

∴cosα=1-cosβ=

∴sinα=±,sinβ=

[例7]         对于向量的集合A={=(x,y)|x2+y2≤1}中的任意两个向量与两个非负实数α、β;求证:向量α的大小不超过α+β、

证明:设=(x1,y1), =(x2,y2)

根据已知条件有:x21+y21≤1,x22+y22≤1

又因为|α|=

=

其中x1x2+y1y2 ≤1

所以|α|≤=|α+β|=α+β

[例8]         已知梯形ABCD中,AB∥CD,∠CDA=∠DAB=90°,CD=DA=AB、

求证:AC⊥BC

证明: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D=1

则A(0,0)、B(2,0)、C(1,1)、D(0,1)

=(-1,1), =(1,1)

·=-1×1+1×1=0

∴BC⊥AC、

[例9]         已知A(0,a),B(0,b),(0<a<b),在x轴的正半轴上求点C,使∠ACB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解,设C(x,0)(x>0)

=(-x,a), =(-x,b)

·=x2+ab、

cos∠ACB==

令t=x2+ab

故cos∠ACB=

=即t=2ab时,cos∠ACB最大值为

当C的坐标为(,0)时,∠ACB最大值为arccos

[例10]        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PECF是矩形,用向量法证明

(1)PA=EF   (2)PA⊥EF

证明: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正方形边长为1,

|=λ,则A(0,1),P(λ,λ),E(1,λ),F(λ,0)

=(-λ,1-λ), =(λ-1,- λ)

(1)|2=(-λ)2+(1-λ)22λ+1

2=(λ-1)2+(-λ)22λ+1

∴|2=|2,故PA=EF

(2) ·=(-λ)(λ-1)+(1-λ)(-λ)=0

   ∴PA⊥EF、

[例11]        已知

①   求; 

②当k为何实数时,k平行, 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解:①= (1,0) + 3(2,1) = ( 7,3) , ∴= =.

②k= k(1,0)-(2,1)=(k-2,-1).

设k=λ(),即(k-2,-1)= λ(7,3),

 .

故k= 时, 它们反向平行.

[例12]        已知的夹角为,若向量垂直, 求k.

解:=2×1×=1.  

垂直,

∴()= ,

∴2  k = - 5.

[例13]        如果△ABC的三边a、b、c满足b2 + c 2 = 5a2,BE、CF分别为AC边与AB上的中线, 求证:BE⊥CF.

解:

, 即 BE⊥CF .

[例14]        是否存在4个平面向量,两两不共线,其中任何两个向量之和均与其余两个向量之和垂直?

解:如图所示,在正△ABC中,O为其内心,P为圆周上一点,

满足两两不共线,有

(+)·(+)

=(+++)·(++)

=(2++)·(2+)

=(2)·(2+)

=422

=422=0

有(+)与(+)垂直、

同理证其他情况、从而满足题意、故存在这样4个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1.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两直线的夹角,判定两直线平行、垂直问题

[例1]          已知向量满足条件,求证:是正三角形

解:令O为坐标原点,可设

,即


 

 

两式平方和为

由此可知的最小正角为,即的夹角为

同理可得的夹角为的夹角为

这说明三点均匀分部在一个单位圆上,

所以为等腰三角形.

[例2]          求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上的中线所成的钝角的度数

解:如图,分别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轴、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则

从而可求:,

=. 

.

试题详情

由于本章知识分向量与解斜三角形两部分,所以应用本章知识解决的问题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向量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对向量进行运算,并能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计算和证明问题;另一类是运用正、余弦定理正确地解斜三角形,并能应用解斜三角形知识解决测量不可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在解决关于向量问题时,一是要善于运用向量的平移、伸缩、合成、分解等变换,正确地进行向量的各种运算,进一步加深对“向量”这一二维性的量的本质的认识,并体会用向量处理问题的优越性。二是向量的坐标运算体现了数与形互相转化和密切结合的思想,所以要通过向量法和坐标法的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作用。

在解决解斜三角形问题时,一方面要体会向量方法在解三角形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要体会解斜三角形是重要的测量手段,通过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3.向量在空间中的应用(在B类教材中).在空间坐标系下,通过向量的坐标的表示,运用计算的方法研究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

 在复习过程中,抓住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指导方针.本章考题大多数是课本的变式题,即源于课本.因此,掌握双基、精通课本是本章关键.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有关平面向量部分突出考查了向量的基本运算。对于和解析几何相关的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平移等交叉内容,作为学习解析几何的基本工具,在相关内容中会进行考查。本章的另一部分是解斜三角形,它是考查的重点。总而言之,平面向量这一章的学习应立足基础,强化运算,重视应用。考查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详情

2.以解答题考查圆锥曲线中的典型问题.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大,以解析几何中的常规题为主.

试题详情

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主要分以下三类:

1.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此类题一般难度不大,用以解决有关长度、夹角、垂直、判断多边形形状等问题.

试题详情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6、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7、掌握正、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8.(★★★★★)设实数q满足|q|<1,数列{an}满足:a1=2,a2≠0,an·an+1=-qn,求an表达式,又如果S2n<3,求q的取值范围.

试题详情

7.(★★★★★)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

(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bn;

(2)设数列{an}的通项an=loga(1+)(其中a>0且a≠1)记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试比较Snlogabn+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