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5353  5361  5367  5371  5377  5379  5383  5389  5391  5397  5403  5407  5409  5413  5419  5421  5427  5431  5433  5437  5439  5443  5445  5447  5448  5449  5451  5452  5453  5455  5457  5461  5463  5467  5469  5473  5479  5481  5487  5491  5493  5497  5503  5509  5511  5517  5521  5523  5529  5533  5539  5547  447348 

26.(A)(1)(4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电离的方程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ey)提出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碱的是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够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如:H++OH→H2O。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Ⅰ)H3BO3 +H2O 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    (填H3BO3或H2O);

(Ⅱ)NaH+H2O ==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        (填NaH 或H2O)。

(2)(6 分)已知A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比M、L层电子数之和多一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中3个轨道还需5个电子才能达到全充满。D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原子半径最小;F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按要求填写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的电子排布式是: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是       ,C单质的制备方法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E和F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该物质比D与E形成的化合物更容易液化的原因是                                     

26(B)(1)(4分)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该有机物只含C、H两元素,其分子式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可能有的结构简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一个羧基,写出该有机物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2)(6分)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卤代烃(R-X)与镁在乙醚中可生成著名的“格氏试剂”:

R-X  + Mg     RMgX(格氏试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格氏试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如在一定条件 下能与醛中的羰基发生加成,生成物又可以发生水解生成醇:

因此上述反应常用于醛合成醇。现要合成        ,请回答:

(Ⅰ)所用的醛和卤代烃分别是(写出结构简式)醛:       ,卤代烃:     

(Ⅱ)该醇能使FeCl3溶液显色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试题详情

25、(12分)已知:

下列有机化合物A~H有如图的转化关系:

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C10H10O,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F的分子式为C10H9OBr。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 :          I: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②的条件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合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酚类,结构中除苯环外无其他环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互为对位的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两双键直接相连)。

26题为选做题,考生可任选一题。先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你所选择的试题号,再按要求答题,如果不填试题号,一律按0分计。28(A)题适合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考生解答,28(B)题适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考生解答。

试题详情

24、(10分)合成氨生产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途径,对化学工业技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3NH3(g) △H=-92.2kJ/mol。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H2可用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我国合成氨工业目前的生产条件为:催化剂-铁触媒,温度-400-500℃,压强-30-50MPa。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压缩到30-50MPa的原因是                 。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原料气的转化,实际生产中采用400-500℃的高温,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原因之二是                     

⑵ 500℃、50MPa时,在容积为VL的容器中加入n mol N2、3n mol H2,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N2的转化率为x。则Kx的关系满足K          

⑶ 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部分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  质
燃烧热(kJ·mol-1)
H2(g)
-285.8
CO(g)
-283.0
CH4(g)
-890.3

已知1mol H2O(g)转变为1mol H2O(l)时放出44.0 kJ热量。写出CH4和H2O在高温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⑷ 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取新型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试题详情

23、(8分)工业上对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电解饱和食盐水常用离子膜电解槽和隔膜电解槽。离子膜和隔膜均允许通过的分子或离子是   。电解槽中的阳极材料为   

(2)本工艺流程中先后制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Br2、Mg(OH)2、CaSO4的顺序制备?      ,原因是                     

(3)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故可用于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艺中却不用四氯化碳,原因是                              

                                    

试题详情

22、(10分)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实际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具有“原子经济性”。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制备环氧乙烷:

 

B.制备硫酸铜:Cu+2H2SO4      CuSO4+SO2↑+2H2O

 

C.制备甲醇:  2CH4+O2       2CH3OH

D.制备硝酸铜: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冶金废水中含有[Au(CN)2],其电离出的CN有毒,当与H+结合生成HCN时,其毒性更强。工业上处理这种废水是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将CN氧化为CO32和一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在酸性条件下,ClO也能将CN氧化,但实际处理时却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3)工业上目前使用两种方法制取乙醛--“乙炔水化法”和“乙烯氧化法”。下面两表提供生产过程中原料、反应条件、原料平衡转化率和产量等的有关信息:

 
乙炔水化法
乙烯氧化法
原料
乙炔、水
乙烯、空气
反应条件
HgSO4、100~125℃
PdCl2-CuCl2、100~125℃
平衡转化率
乙炔平衡转化率90%左右
乙烯平衡转化率80%左右
日产量
2.5吨(某设备条件下)
3.6吨(相同设备条件下)

表一:原料、反应条件、平衡转化率、日产量

表二:原料来源生产工艺

 
原料生产工艺过程
乙炔
错误!嵌入对象无效。错误!嵌入对象无效。
乙烯
来源于石油裂解气

从两表中分析,现代工业上“乙烯氧化法”将逐步取代“乙炔水化法”的可能原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从产率和产量角度分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从环境保护和能耗角度分析                       

试题详情

21.(13分)最近,我国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并联产水泥的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若操作a、操作b均在实验室进行,则操作a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进行操作b时需注意              

⑵ 装置a用于磷酸吸收NH3。若该过程在实验室中进行,请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装置a的示意图。

⑶ 热交换器是实现冷热交换的装置。化学实验中也经常利用热交换来实现某种实验目的,如气、液热交换时通常使用的仪器是        

⑷ 固体A为生石膏(CaSO4·2H2O)和不含结晶水且高温时也不分解的杂质。生石膏在120℃时失水生成熟石膏(2CaSO4·H2O),熟石膏在200℃时失水生成硫酸钙。为测定固体A中生石膏的含量,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固体A 180g置于坩埚中加热,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记录如下图:

①   实验中每次对固体称量时须在冷却后

进行。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固体冷

却时必须防止           

②   将加热到1400℃时生成的气体通入品

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写出1400℃时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            

③ 固体A中生石膏的质量分数=     

试题详情

20、(10分)化学科研小组的同学在精确测试Na2SO3溶液的pH时,遇到了困惑。为此,他们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和准备,决心重新实验,揭开奥秘。请你了解情况,参与交流讨论。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0.1mol·L-1的H2SO3溶液的pH约为2.1。

②通常情况下,H2S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常温下0.1mol·L-1的H2S溶液的pH约为4.5。

[实验操作]①准确称取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25.20g,配成1L水溶液,测得其pH=7.8。

②以坩埚再次准确称取25.20g上述晶体,继而隔绝空气在600℃以上高温下强热至恒重,质量为12.60g。

③将②所得之12.60g固体进行元素定性定量分析,组成与Na2SO3无异。将其溶于水得250mL溶液,测得pH=10.3。

[分析猜想] Na2SO3·7H2O在强热下,失去结晶水,进而发生了分解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交流讨论]

(1) 实验操作②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

(2) 给Na2SO3·7H2O加热时要隔绝空气,请以简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给以说明。

                                      

(3) 猜想Na2SO3在高温强热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实验①和③中,两次测得的溶液pH相差明显,其合理的解释是                

                             。实验③中溶液的pH=10.3的原理是(以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5) 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给上述分析、猜想及解释以佐证。请简单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试题详情

19、(10分)(1)下面所列的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几种常见的仪器: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温度计、量筒、托盘天平、 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①若要进行中和滴定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用碳酸钠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溶液(一种溶液只加一次):

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溶液  D.稀H2SO4  E.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蓝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填写序号)           

(3)众所周知,氢气燃烧生成水。然而,资料表明,

氢气燃烧时除生成水外,还生成另一产物。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该产物的存在。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制H2、验纯,将火焰对着冰块。

①   在小烧杯内加入用硫酸酸化的稀KI淀粉溶液,将小烧杯放在冰块下方,

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了蓝色。

     ②在另一个小烧杯内加入用硫酸酸化的稀KMn04溶液,将小烧杯放在冰块下方,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成了无色。请你写出另一产物的结构式:      

由上述实验中可以归纳出该产物的化学性质有            

试题详情

18.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试题详情

1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D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V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降温,V、V都减小,且V减小倍数大于V减小倍数

     C.加压,V、V都增大,且V增大倍数大于V增大倍数

D.加入氩气,V、V都增大,且V增大倍数大于V增大倍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