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68.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E,F分别是棱B1C1,A1D1,D1D,AB的中点.
(1)求证:A1E⊥平面ABMN.
(2)平面直线A1E与MF所成的角.
解析:(1)要证A1E⊥平面ABMN,只要在平面中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A1E都垂直,显然MN与它垂直,这是因为MN⊥平面A1ADD1,另一方面,AN与A1E是否垂直,这是同一个平面中的问题,只要画出平面几何图形,用平几知识解决.(2)为(1)的应用.
证明 (1)∵AB⊥平面A1ADD1,
而A1E平面A1ADD1,
∴AB⊥A1E.在平面A1ADD1中,A1E⊥AN,
∵AN∩AB=A,∴A1E⊥平面ABMN.
解 (2)由(1)知A1E⊥平面ABMN,而MF平面ABMN,∴A1E⊥MF,
则A1E与MF所成的角为90°
367. 已知P为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为PB的中点,求证:PD∥平面MAC.
解析: 因M为PB的中点,连BD∩AC于O后,可将PD缩小平移到MO,可见MO为所求作的平行线.
证明 连AC交BD于O,连MO,
则MO为△PBD的中位线,
∴PD∥MO,∵PD平面MAC,MO平面MAC,
∴PD∥平面MAC.
366.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期棱长为a.
(1)求证BD⊥截面AB1C;
(2)求点B到截面AB1C的距离;
(3)求BB1与截面AB1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同理BD1⊥AB1.∴BD1⊥面ACB1.
(2)AB=BC=BB1G为△AB1C的中心.AC=a
AG=a
∴BG==a
(3)∠BB1G为所求
cos∠BB1G=
365. 设棱锥M-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且MA=MD,MA⊥AB,如果ΔAMD的面积为1,试求能够放入这个棱锥的最大球的半径.
解析: ∵AB⊥AD,AB⊥MA,
∴AB⊥平面MAD,
由此,面MAD⊥面AC.
记E是AD的中点,
从而ME⊥AD.
∴ME⊥平面AC, ME⊥EF
设球O是与平面MAD、AC、平面MBC都相切的球.
不妨设O∈平面MEF,于是O是ΔMEF的内心.
设球O的半径为r,则r=
设AD=EF=a,∵SΔAMD=1.
∴ME=.MF=,
r=≤=-1
当且仅当a=,即a=时,等号成立.
∴当AD=ME=时,满足条件的球最大半径为-1.
364. 在有阳光时,一根长为3米的旗轩垂直于水平地面,它的影长为米,同时将一个半径为3米的球放在这块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求球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用无理数表示).
解析:由题意知,光线与地面成60°角,设球的阴影部分面积为S,垂直于光线的大圆面积为S′,则Scos30°=S′,并且S′=9π,所以S=6π(米2)
363. 湖结冰时,一个球漂在其上,取出后(未弄破冰),冰面上留下了一个直径为24cm,深为8cm的空穴,求该球的半径.
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依题意知截面圆的半径r=12,球心与截面的距离为d=R-8,由截面性质得:r2+d2=R2,即122+(R-8)2=R2.
得R=13 ∴该球半径为13cm.
362. 若四面体各棱长是1或2,且该四面体不是正四面体,则其体积的值是 .(只须写出一个可能的值)
解析: 该题的显著特点是结论发散而不惟一.本题表面上是考查锥体求积公式这个知识点,实际上主要考查由所给条件构造一个四面体的能力,首先得考虑每个面的三条棱是如何构成的.
排除{1,1,2},可得{1,1,1},{1,2,2},{2,2,2},然后由这三类面在空间构造满足条件的一个四面体,再求其体积.
由平时所见的题目,至少可构造出二类满足条件的四面体,五条边为2,另一边为1,对棱相等的四面体.
对于五条边为2,另一边为1的四面体,参看图1所示,设AD=1,取AD的中点为M,平面BCM把三棱锥分成两个三棱锥,由对称性可知AD⊥面BCM,且VA-BCM=VD-BCM,所以
VABCD=SΔBCM·AD.
CM===.设N是BC的中点,则MN⊥BC,MN===,从而SΔBCM=×2×=,
故VABCD=××1=.
对于对棱相等的四面体,可参见图2.其体积的计算可先将其置于一个长方体之中,再用长方体的体积减去四个小三棱锥的体积来进行.亦可套公式V=·,
不妨令a=b=2,c=1,则
V=·
=·=.
361. 有一个三棱锥和一个四棱锥,棱长都相等,将它们一个侧面重叠后,还有几个暴露面?
解析:有5个暴露面.
如图所示,过V作VS′∥AB,则四边形S′ABV为平行四边形,有∠S′VA=∠VAB=60°,从而ΔS′VA为等边三角形,同理ΔS′VD也是等边三角形,从而ΔS′AD也是等边三角形,得到以ΔVAD为底,以S′与S重合.
这表明ΔVAB与ΔVSA共面,ΔVCD与ΔVSD共面,故共有5个暴露面.
380. 如图,在正四面体ABCD中。各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的四面体,M为AD的中点,求CM与平面BCD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要作出CM在平面BCD内的射影,关键是作出M在平面BCD内的射影,而M为AD的中点,故只需观察A在平面BCD内的射影,至此问题解法已明朗.
解 作AO⊥平面BCD于O,连DO,作MN⊥平面BCD于N,则N∈OD.
设AD=a,则OD=,∴AO=,∴MN=.
又∵CM=,∴CN=.
∴CM与平面B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79. Rt△ABC中,∠C=90°,BC=36,若平面ABC外一点P与平面A,B,C三点等距离,且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80,M为AC的中点.
(1)求证:PM⊥AC;
(2)求P到直线AC的距离;
(3)求PM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析:点P到△ABC的三个顶点等距离,则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外心,而△ABC为直角三角形,其外心为斜边的中点.
证明 (1)∵PA=PC,M是AC中点,∴PM⊥AC
解 (2)∵BC=36,∴MH=18,又PH=80,
∴PM=,即P到直线AC的距离为82;
(3)∵PM=PB=PC,∴P在平面ABC内的射线为△ABC的外心,
∵∠C=90° ∴P在平面ABC内的射线为AB的中点H。
∵PH⊥平面ABC,∴HM为PM在平面ABC上的射影,
则∠PMH为PM与平面ABC所成的角,∴tan∠PMH=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