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2010天津文)(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奇偶数的基本概念,与存在量词、全称量词的含义,属于容易题。当m=0时,函数f(x)=x2是偶函数,所以选A.
[温馨提示]本题也可以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求解。
5.(2010重庆理)(5) 函数的图象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直线y=x对称 C. 关于x轴对称 D. 关于y轴对称
答案 D
解析:
是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4.(2010江西理)9.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函数与
是同一函数;高☆考♂资♀源*网
②若函数与
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则函数
与
的图像也关于直线
对称;
③若奇函数对定义域内任意x都有
,则
为周期函数。
其中真命题是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 ②
答案 C
[解析]考查相同函数、函数对称性的判断、周期性知识。考虑定义域不同,①错误;排除A、B,验证③, ,又通过奇函数得
,所以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选择C。
3.(2010辽宁文)(4)已知,函数
,若
满足关于
的方程
,则下列选项的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选C.函数的最小值是
等价于,所以命题
错误.
2.(2010浙江理)(10)设函数的集合
,
平面上点的集合
,
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中函数
的图象恰好经过
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是
(A)4 (B)6 (C)8 (D)10
答案 B
解析:当a=0,b=0;a=0,b=1;a=,b=0;
a=
,b=1;a=1,b=-1;a=1,b=1时满足题意,故答案选B,本题主要考察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图像和对数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对数学素养有较高要求,体现了对能力的考察,属中档题
1.(2010湖南文)8.函数y=ax2+ bx与y= (ab ≠0,| a |≠| b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
答案 D
2010年高考题
17.(2007北京四中模拟一)在△ABC中,A点的坐标为(3,0),BC边长为2,且BC在y轴上的区间[-3,3]上滑动.
(1)求△ABC外心的轨迹方程;
(2)设直线l∶y=3x+b与(1)的轨迹交于E,F两点,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b的值.
解 (1)设B点的坐标为(0,),则C点坐标为(0,
+2)(-3≤
≤1),
则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为y=+1 ①
②由①②消去
,得
.∵
,∴
.故所求的△ABC外心的轨迹方程为:
.
(2)将代入
得
.由
及
,得
.所以方程①在区间
,2
有两个实根.设
,则方程③在
,2
上有两个不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得
∵∴
又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
∴∵
,∴
.
∴当,即
时,
.
16. (江苏省泰兴市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调研)已知过点A(0,1),且方向向量为,相交于M、N两点.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证:;
(3)若O为坐标原点,且.
解 (1)
由
.
.
15.(广东地区2008年01月期末试题) 已知点的坐标分别是
,
,直线
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
.
(1)求点M轨迹的方程;
(2)若过点的直线
与(1)中的轨迹
交于不同的两点
、
(
在
、
之间),试求
与
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
为坐标原点).
解(1)设点的坐标为
,
∵,∴
.
整理,得(
),这就是动点M的轨迹方程.
(2)方法一 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
设的方程为
(
)
①
将①代入,
得,
由,解得
.
设,
,则
②
令,则
,即
,即
,且
由②得,
即
.
且
且
.
解得且
,
且
.
∴△OBE与△OBF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是.
方法二 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
设的方程为
①
将①代入,
整理,得,
由,解得
.
设,
,则
②
令,且
.
将代入②,得
∴.即
.
∵且
,∴
且
.
即且
.
解得且
.
,
且
.
故△OBE与△OBF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