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55683  55691  55697  55701  55707  55709  55713  55719  55721  55727  55733  55737  55739  55743  55749  55751  55757  55761  55763  55767  55769  55773  55775  55777  55778  55779  55781  55782  55783  55785  55787  55791  55793  55797  55799  55803  55809  55811  55817  55821  55823  55827  55833  55839  55841  55847  55851  55853  55859  55863  55869  55877  447348 

    对一求定义域问题主要掌握三大限制:①分式的分母不为零;②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③对数的真数为正,底数大于零且不为1.

例1  (2005年全国高考江苏卷)函数的定义域为   

    解:由题意知,,即

    从而可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试题详情

3.方程思想

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将问题化归为方程的问题,利用方程的性质,实现问题与方程的互相转化,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3  过已知点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其中为原点),求直线的方程.

分析:因为,若设,则,由在圆及直线上,可借助方程求解.

解:设直线的方程为

则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消去,得

.  ①

由方程组消去,得

.    ②

依题意知,即

由①,②知,

整理,得,解得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评注:本题巧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进而求得方程.

试题详情

2.转化思想

所谓转化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得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一般地,总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例2  求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小、最大距离.

分析:由于圆是一个对称图形,依其对称性,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小(大)距离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减去(加上)半径.

解:由圆的方程易知圆心坐标为,半径

到直线的距离为

故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最小距离为

评注:凡是涉及与圆有关的距离问题,均可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试题详情

1.数形结合思想

例1 已知,若,求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于本题所给圆不是整圆,而仅是圆的一部分,所以应用数形结合处理.

解:集合是斜率为1,在轴上截距为的一束平行线,集合是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在轴上方的部分(包括与轴的交点).

由题意作出图形,如上图,当直线时,

当直线与半圆相切时,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由图形易知,故

评注:在涉及到半圆或圆的一部分的题目时,应用数形结合处理较简单.

试题详情

4.求参数范围问题

例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方程表示的曲线为椭圆,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解:已知等式可变形为,此式可看成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由统一定义知,所以,故答案为D.

试题详情

3.求轨迹方程

例3 点与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1,求点的轨迹方程.

解:由题意可知,点与点的距离和它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根据定义知,轨迹是抛物线.因此,∴,故点M的轨迹方程是

试题详情

2.求最值问题

例2 已知椭圆方程为,右焦点为为其内部一点,为椭圆上一动点,求点坐标,使最小.

解:如图,由题意得

 

 ∴

 由统一定义知即为到右准线的距离,

 因此,要使最小,点除了应在轴的右侧外,还要使与过点且与准线垂直的线共线即可,

 由,解得点坐标为

试题详情

1.求距离问题

例1 椭圆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为6,则点到右准线的距离是多少?

解:由第一定义,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再由统一定义,得

 ∴,所以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试题详情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统称为圆锥曲线,在解题过程中,我们经常用到它们的统一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当时,轨迹是椭圆;当时,轨迹是双曲线;当时,轨迹是抛物线.其中,点是曲线的焦点,直线是对应于焦点的曲线的准线,为离心率.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把焦点、准线和离心率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解相关的题目时,如能巧妙运用统一定义,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使问题简洁明快的得以解决.

试题详情

3.“放回”与“不放回”

 例3 从含有两件正品和一件次品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连续取两次.

 (1)若每次取出后不放回,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2)若每次取出后放回,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解:(1)每次取一件,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一切可能的结果为:,其中小括号中左边的字母表示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2次取出的产品.用A表示“取出的两件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事件这4个事件组成,因而

 (2)有放回地取出两件,其一切可能的结果为:

,用表示“恰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事件这4个事件组成,因而

 注:对于“互斥”与“对立”这两个易混概念的理解,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们特在第四版《一定要抓住“互斥”与“对立”》一文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