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a2+…+a50=200,a51+a52+…+a100=2700,则a1等于
A.-20 B.-20 C.-21 D.-22
3.( )设{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Sn是其前n项和,且S5<S6, S6=S7>S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d<0 B.a7=0 C.S9>S5 D.S6和S7为Sn最大值
2.( )已知在等差数列{an}中,a1<0,S25=S45,若Sn最小,则n为
A.25 B.35 C.36 D.45
1.(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a4+a7=39,a2+a5+a8=33,则a3+a6+a9等于
A.30 B.27 C.24 D.21
(1)一元一次不等式:
Ⅰ、:⑴若,则 ;⑵若,则 ;
Ⅱ、:⑴若,则 ;⑵若,则 ;
(2)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项系数小于零的,同解变形为二次项系数大于零;注:要对进行讨论:
(3)绝对值不等式:若,则 ; ;
注意:(1)几何意义:: ;: ;
(2)解有关绝对值的问题,考虑去绝对值,去绝对值的方法有:
a.对绝对值内的部分按大于、等于、小于零进行讨论去绝对值;①若 则 ;②若则 ;③若则 ;
b.通过两边平方去绝对值;需要注意的是不等号两边为非负值。
c.含有多个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可用“按零点分区间讨论”的方法来解。
(4)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通解变形为整式不等式;
1) ;2) ;
3) ;4) ;
(5)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其交集,即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求交集中,通常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画在同一条数轴上,取它们的公共部分。
(6)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
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时,首先应注意考察是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如果遇到下述情况则一般需要讨论:
①不等式两端乘除一个含参数的式子时,则需讨论这个式子的正、负、零性;
②在求解过程中,需要使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则需对它们的底数进行讨论;
③在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需要考虑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状况(有时要分析△),比较两个根的大小,设根为(或更多)但含参数,要分、、讨论。
(1)比较法:作差比较:
作差比较的步骤:
1)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
2)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
3)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
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
(2)综合法:由因导果。
(3)分析法:执果索因。基本步骤:要证……只需证……,只需证……
(4)反证法:正难则反。
(5)放缩法: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证题目的。
放缩法的方法有:
1)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2)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3)利用基本不等式,如:;
4)利用常用结论:
Ⅰ、;
Ⅱ、 ; (程度大)
Ⅲ、 ; (程度小)
(6)换元法: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如:
已知,可设;
已知,可设();
已知,可设;
已知,可设;
(7)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
(1)设,则(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2)(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3); ;
注意:上述等号“=”成立的条件;
若,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基本变形:① ; ;
②若,则,
基本应用:①放缩,变形;
②求函数最值:注意:①一正二定三取等;②积定和小,和定积大。
当(常数),当且仅当 时, ;
当(常数),当且仅当 时, ;
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
如:①函数的最小值 。
②若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 。
注意:(1)特值法是判断不等式命题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不成立的命题。
(2)注意课本上的几个性质,另外需要特别注意:
①若ab>0,则。即不等式两边同号时,不等式两边取倒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②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要注意它的正负号,如果正负号未定,要注意分类讨论。
③图象法:利用有关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直接比较大小。
④中介值法:先把要比较的代数式与“0”比,与“1”比,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