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现有O.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kJ热量,则炭粉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l B. 1:2 C. 2:3 D. 3:2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将某种稀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lO倍,其pH不一定增大一个单位
B. 100℃的NaCI溶液,pH约为6,但溶液呈中性
C. pH相同的甲酸和硫酸体积相同,分别能恰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D. 将0.lmol/L甲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1.金属X的原子量是金属Y的原子量 的2/3倍,等质量的X和 Y在相同条件下跟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所产生的氢气的体积 Vx是Vy的一半。则X、Y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A. +3、+l B.+3、+2 C. +2、+3 D. +l、+3
例1 已知化合物A、B化学式相似,在化合物A中,含K:a%,S:b%,其余为氧;化合物B中含K:d%,Se:c%,其余为,若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S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bd/32ac B.32bd/ac c.32ac/bd D.ac/32bd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元素质量分数的理解及质量分数的计算。S和Se元素相似,A,B化学式相似,分子中K原子个数相同,则两种物质中K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相等。
答案:C
例2 在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mol/L,密度为0.915 g/cm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思路分析:本题以物质的量浓度为核心,综合考查气体摩尔体积、质量、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换算以及溶质溶解过程中质量不变这一规律。可从c=n/V这一基本公式出发进行推导,注意不能忽略NH3溶于水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答案:378体积
例3 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1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25℃时,其溶液呈中性,则pH=7,AG=l
B.在25℃时,其溶液呈酸性.则Ph<7,AG<1
C.在25℃时,其溶液呈碱性.则pH>7,AG<1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思路分析:本题以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为依托,通过给于 AG的信息,考查了有关pH的基本概念和对相关知识把握的能力。
答案:D
例4 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 .1 mol/L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是( )
A. 4m=n B. m=n C. m<n D. m>n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考查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稀释之前, NaOH和氨水pH是否相等?如果稀释相同倍数,溶液的pH相等吗?这样分析后很容易得出本题答案为D。若将试题改成体积相同,pH均为13的NaOH和氨水,结果如何?
答案:D
例5 在25℃,101 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并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 V(CO)= L,V(H2)= 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V(H2)= 。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取值范围是 。
思路分析:此题在设计时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思维能力。本题使用差量法计算比较方便。
答案:(1)5 5 (2)(a-10):(20-a);(3)10<a<20
4.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2.物质的量的计算 3.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
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式的计算
10.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自磷都有毒性
B、PH3、偏磷酸(HPO3)都有毒
C、游离态的汞无毒,化合态的汞有毒
D、河流具有自净能力,大量毒物排放到河流中能很快分解为无毒物质
9.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
试题: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大量的放射性核素碘一131和衰变期很长的铯一137通过空气的流动扩散,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壤和河流,破坏了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辐射能使生韧遗传基因发生变异
8.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12月2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酯(MIC)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6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2万人,受害20多万,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试题:事故是由于在合成西维因(Sevin),结构式:
或涕灭威(Temik)时,操作不当引起的。已知甲基异氰酸甲酯(CH3─N=C=O)是由光气(COCl2)与甲胺(CH3NH2)合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破坏MIC可用氢氧化钠溶液
B、光气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八电子结构
C、合成MIC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D、由l一萘酚与MIC合成西维因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