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盐酸和蒸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实验中Na2O2和Na2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
(3)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4、图(1)中瓶a内放入20mL6mol/L盐酸,b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4g碳酸钙粉未,将它紧紧套在瓶a口上,胶管c套在瓶的侧口,并用弹簧夹d夹紧(瓶口和侧口都不漏气).将图(1)的装置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 g.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把气球b中的碳酸钙粉末小心地倒入瓶中,立即产生许多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图Ⅱ)。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 g。则W2和W1的关系是 。
(2)取25mL 6mol/L NaOH溶液.先用滴管取少量NaOH溶液,滴管插入胶管c口(为便于操作,可以适当倾斜瓶a,注意防止漏气).打开d,将溶液挤入瓶中,立即夹紧d.可以看到瓶内产生少量白色沉淀,轻轻摇动瓶a,沉淀随即消失.用同样方法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轻摇,沉淀又消失.使沉淀消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全部NaOH溶液很快加入瓶中,夹紧d,瓶内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不再溶解。此时瓶内温度 (填“不变”、“降低”或“升高”)。
(4)继续轻摇瓶a,气球逐渐缩小,直至恢复反应前的下垂状.写出这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1)图中瓶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A、B、C、D四种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在E处增加CaCl2干燥管 B.在下处增加CaCl2燥管
C.在E和F两处增加CaCl2干燥管 D.不必增加干燥管
(3)将插入溶液的管子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Ⅲ),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反复若干次,得如下数据:瓶I溶液增重ag,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bL,该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列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_________________。
猛呼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课外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下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试回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和
(3)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和 。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 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1.测定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毫升烧杯、100毫升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克/毫升)、水。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设合金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不超过100毫升)
(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的安装可省略):
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800毫升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② 。
③ 。
④ 。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 。
8.过碳酸钠(Na2CO4)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4+2H2SO4=2Na2SO4+2CO2↑+O2↑+2H2O
某过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过氧化钠,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质量为m的该样品,并用下图所示是仪器测定样品的纯度。仪器的连接顺序是:甲是①⑦③⑥④; 乙是①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他使用之中③_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
(2)乙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___。
(3)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每种仪器只准使用一次),写出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你设计的实验之中进行实验,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分别是w1和w2,则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7.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
Ⅰ. 第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镁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类似于制取二氧化碳,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取二氧化硫:
。
A.10%的硫酸 B.80%的硫酸 C.浓盐酸 D.稀硝酸
E.亚硫酸钠固体 F.亚硫酸钙固体 G.饱和亚硫酸钠溶液
(2)反应后,发现B管壁有淡黄色固体粉末产生,取反应后B中固体溶于稀盐酸中,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写出B管中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 。如果有,请写出改进方法:
。(如果无,此空不答)
Ⅱ. 第二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Ⅰ装置(图Ⅰ)进行适当改进(图Ⅱ)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4)分别注明所用试剂:甲 ,乙 ,M-氧化铜,C 。确认反应已发生的实验现象: 。
Ⅲ. 第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认为第Ⅱ组实验装置(图Ⅱ)再补充一个加热装置就可以验证: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能否被氧化铁氧化,且验证主要产物。
(5)补充加热装置的位置是 _________ ,注明试剂;甲-无水乙醇,M-氧化铁,C- ____ ,确认验证反应发生的现象是 ,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C__________、D__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__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 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 (冷却到室温称量) 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 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W)=____________:计算式2:Ar(W)=___________。
.
5.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 ;
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 ;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
(4)装置D的作用是 。
4、装置如下图所示。先关闭K,使A中的反应进行,加热玻璃管C,可观察到C管中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管壁上附着有淡黄色物质。实验完成后,将C管中固体全部加入盐酸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C中全部产物有 、 、 。
⑵本实验先使A中反应进行,再加热C装置,其目的是 。
⑶停止实验时,先打开K,再停止滴加浓硫酸,熄灭酒精灯,橡胶气胆B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⑷若无装置B、K,使用普通导管,本实验的尾气吸收装置可以选用上图中装置 。(填写序号,多选扣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