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66963  66971  66977  66981  66987  66989  66993  66999  67001  67007  67013  67017  67019  67023  67029  67031  67037  67041  67043  67047  67049  67053  67055  67057  67058  67059  67061  67062  67063  67065  67067  67071  67073  67077  67079  67083  67089  67091  67097  67101  67103  67107  67113  67119  67121  67127  67131  67133  67139  67143  67149  67157  447348 

6.  在上面作图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作用,给学生探究的余地,主要让学生独立完成作图工作,然后再与同伴交流。

试题详情

5.  学生能用其他方法解决“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的画图也是可以的。

试题详情

4.  在研究“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时,让学生考虑能否把这个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提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带领学生转化,并强调指出,像这样的转化,在数学中会常常用到,向学生灌输“转化思想”。

试题详情

3.  教材安排顺序是先做“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学生确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到结论: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试题详情

2.  根据所分的两类,分别给出具体条件进行作图。完成“做一做” 。作图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一切作图工具,并用这些工具进行相互比较作图结果。与同伴交流、比较,有不同结果时,要求学生自己查找问题。

试题详情

1.  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分类。

试题详情

7.   四边形是否具有稳定性?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能否应用“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并举例。能否应用“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有所发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第二课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内容分析]

教材开门见山的提出问题,安排了比较充分的实践探索和交流的活动,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不断变换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创造和改变条件,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和交流等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使问题得到确认。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简单的推理过程,问题“转化”思想也有所体现。可以看出,教材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学目标]

 经历用条件两角一边所有可能性进行画图和验证三角形是否全等的过程中,探索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ASA、AAS”,并能应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重点]1、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并能应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体会 “ASA、AAS”产生的过程,感受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难点]探索“ASA、AAS”及应用(简单推理)。

[教学建议]按照上节课讨论的分类情况,本节主要研究“已知两角和一边”的三个条件能否作出全等三角形的问题。提出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情况?每一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全等吗?

试题详情

6.   由上面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时,可以让学生举例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继续让学生思考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试题详情

5.   “做一做”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在处理这一内容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已知三边进行作图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一切作图工具,并用这些工具进行相互比较。在活动中使学生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减写为“边边边”或“SSS”。

试题详情

4.   对于学生探究出的各种可能情况,验证它是否能画两个全等三角形,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会。这样不仅得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最少),而且这种实验过程,给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