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6627  6635  6641  6645  6651  6653  6657  6663  6665  6671  6677  6681  6683  6687  6693  6695  6701  6705  6707  6711  6713  6717  6719  6721  6722  6723  6725  6726  6727  6729  6731  6735  6737  6741  6743  6747  6753  6755  6761  6765  6767  6771  6777  6783  6785  6791  6795  6797  6803  6807  6813  6821  447348 

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5mL盐酸,当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

现象与解释:手有温暖的感觉,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实验2: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Ba(OH)2·8H2O与NH4Cl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试题详情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少量CuSO4溶液,再加入少量NaCl溶液。观察有无变化。

在另一支试管里加入5mL CuSO4溶液,再加入5mL BaCl2溶液,过滤。观察沉淀和滤液的颜色。

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少量上述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再滴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第一支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蓝色;第二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第三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通过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支试管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第二支试管中,CuSO4电离出来的Cu2+和BaCl2电离出来的Cl-都没用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与Ba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试题详情

实验:把相同条件下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倒入5个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的明亮程度。

现象与解释:连接插入CH3COOH溶液和氨水的电极上的灯泡比其他3个灯泡暗。HCl、NaOH、NaCl是强电解质,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成离子;CH3COOH和氨水是弱电解质,在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故HCl、NaOH、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和氨水强。

试题详情

实验:在烧杯里加入10g NaCl和KNO3的混合物(其中NaCl的量较少)。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KNO3晶体的析出。

现象与解释: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KNO3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

试题详情

实验1: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地加入NaCl和KNO3固体。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

现象与解释:实验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里,NaCl和KNO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实验2: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KNO3溶液和剩余KNO3固体的试管缓慢加热,边加热,边振荡。

实验3: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NaCl溶液和剩余NaCl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少量水,边加边振荡。

现象与解释:“实验2”中, KNO3固体继续溶解;“实验3”中NaCl固体继续溶解。这两个实验说明,中温度升高或增加溶剂的量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实验4: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gNaCl和0.1g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后在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室温下,2gNaCl完全溶解在10 mL 水中,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0.1g熟石灰却不能完全溶解,经充分振荡并静置后,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说明,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的,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的。

试题详情

实验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2:把装有无色NaOH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蓝色CuSO4溶液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再把小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现象与解释:上述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都是平衡的。说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试题详情

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如小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加入一个小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糖块溶解后,容器内液面下降。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试题详情

   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试题详情

23、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96%的酒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6mol/L,试判断48%的酒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A、大于8.3      B、等于8.3     C、小于8.3       D、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22、有三种不同取代基-X,-Y,-Z,当它们同时取代苯分子中的3个氢原子,取代产物有

 A、4种    B、6种    C、10种    D、14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