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67285  67293  67299  67303  67309  67311  67315  67321  67323  67329  67335  67339  67341  67345  67351  67353  67359  67363  67365  67369  67371  67375  67377  67379  67380  67381  67383  67384  67385  67387  67389  67393  67395  67399  67401  67405  67411  67413  67419  67423  67425  67429  67435  67441  67443  67449  67453  67455  67461  67465  67471  67479  447348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若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a∥d   B 、b⊥d   C、a⊥d   D、b∥c

试题详情

2.如图,AB∥EF∥DC,EG∥BD,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个

A  6个   B .5个   C .4个   D.2个

试题详情

1.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

A 南偏西50度方向; B南偏西40度方向 ;

C 北偏东50度方向 ; D北偏东40度方向

试题详情

5、已知: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OE平分∠BOC,

且∠AOC=68°,则∠BOE=        

试题详情

4、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1),则xy=___________ 。

试题详情

3. 如图,AB∥CD,BE,CE分别平分∠ABC,∠BCD,

则∠AEB+∠CED=   

试题详情

2. 如图,已知DE∥BC,BD是∠ABC的平分线,∠EDC=109°,

 ∠ABC=50°则∠A    度,∠BDC=    度。

试题详情

1.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①∵∠3= ∠4(已知),

__∥___(               )

②∵∠5= ∠DAB(已知),

∴____∥______(             )

③∵∠CDA +    =180°( 已知 ),

∴AD∥BC(             )

试题详情

1.判定与性质

例1 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  )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  )

答案:(1)错,应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错,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错,应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4)错,应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例2 已知:如图,AB∥CD,求证:∠B+∠D=∠BED。

分析:可以考虑把∠BED变成两个角的和。如图5,过E点引一条直线EF∥AB,则有∠B=∠1,再设法证明∠D=∠2,需证

EF∥CD,这可通过已知AB∥CD和EF∥AB得到。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ED=∠1+∠2,

     ∴∠BED=∠B+∠D(等量代换)。

变式1已知:如图6,AB∥CD,求证:∠BED=360°-(∠B+∠D)。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及结论。我们通常所说的∠BED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如果把∠BED看成是大于平角的角,可以认为此题的结论与例1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模仿例1作辅助线,不难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D+∠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1+∠2,

     ∴∠B+∠D+∠BED=360°(等量代换)。

     ∴∠BED==360°-(∠B+∠D)(等式的性质)。

变式2已知:如图7,AB∥CD,求证:∠BED=∠D-∠B。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不同,从而结论也不同。模仿例1与变式1作辅助线的方法,可以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FE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D=∠FED-∠FEB,

     ∴∠BED=∠D-∠B(等量代换)。

变式3已知:如图8,AB∥CD,求证:∠BED=∠B-∠D。

分析:此题与变式2类似,只是∠B、∠D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证明:过点E作EF∥AB,则∠1+∠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2+∠D=180°。

     ∴∠1+∠2+∠D-(∠1+∠B)=180°-180°(等式的性质)。

     ∴∠2=∠B-∠D(等式的性质)。

     即∠BED=∠B-∠D。

例3 已知:如图9,AB∥CD,∠ABF=∠DCE。求证:∠BFE=∠FEC。

证法一:过F点作FG∥AB ,则∠ABF=∠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过E点作EH∥CD ,则∠DCE=∠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FG∥AB(已作),AB∥CD(已知),

    ∴FG∥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又∵EH∥CD (已知),

   ∴FG∥EH(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3+∠4(等式的性质)

     即∠BFE=∠FEC。

证法二:如图10,延长BF、DC相交于G点。

    ∵AB∥CD(已知),

 ∴∠1=∠A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已知),

  ∴∠1=∠DCE(等量代换)。

  ∴BG∥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果延长CE、AB相交于H点(如图11),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证明(过程略)。

证法三:(如图12)连结BC。

     ∵AB∥CD(已知),

    ∴∠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已知),

    ∴∠ABC-∠ABF =∠BCD-∠DCE(等式的性质)。

    即∠FBC=∠BCE。

    ∴BF∥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强化训练

试题详情

2.知识要点

⑴垂直: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交点叫垂足。

⑵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这个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出现的三种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直线m截直线a,b成如图所示的8个角,在图中:

同位角:∠1和∠5,∠2和∠6,∠3和∠7,∠4和∠8;

内错角:∠3和∠5,∠4和∠6;

同旁内角:∠3和∠6,∠4和∠5。

⑷.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公理 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⑸.平行线的识别方法: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另外,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⑹.平行线的特征: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典型例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