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2010·模拟题)2008年9月29日,“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着陆。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神七”有一室一厅,其环境舒适程度优于“神六”。为使航天员拥有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装有“金属过氧化物处理系统”,即不断地把座舱内的空气通过盛放金属过氧化物(以Na2O2为例)的装置,并把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内。
(1)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时,应注意采取的一项措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如用KO2(超氧化钾)代替Na2O2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生成物也相似)并具有优越性。写出超氧化钾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用等质量的Na2O2和KO2分别与CO2反应产生O2的体积比________。
(4)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别与足量Na2O2、KO2反应生成O2的体积比________。
(5)从(3)(4)计算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座舱内,航天员呼出的CO2气体和水蒸气均可与Na2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为防止处理后的空气过于干燥,不利于航天员的生活,处理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适量的水分。
(2)通过类比可写出KO2与CO2反应的方程式:4KO2+2CO2===2K2CO3+3O2。
(3)由(1)(2)中的方程式可推出Na2O2、KO2分别与CO2反应放出O2的量的关系:
2Na2O2 - O2
2×78 g 1 mol
a g
4KO2 - 3O2
4×71 g 3 mol
a g
所以生成O2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体积比为:∶=0.61∶1。
(4)由(1)(2)中的方程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别与足量的Na2O2、KO2反应生成O2的体积比为1∶3。
(5)从上述(3)(4)的计算结果看,金属过氧化处理系统中用KO2更为合适。因为不论是等物质的量还是等质量,KO2的效率均比Na2O2高。从消耗CO2的量看,消耗相同的CO2,KO2放出O2的效率也比Na2O2的高,所以选用KO2作为补氧剂更合适。
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不断补充适量的水分
(2)4KO2+2CO2===2K2CO3+3O2 (3)0.61∶1 (4)1∶3
(5)用KO2更为合适 消耗等量的CO2,使用KO2放出的O2比Na2O2放出的O2多
11.(2010·江西上高二中月考)为了测定m 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甲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取沉淀烘干,称量得固体n 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乙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用水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用标准盐酸滴定。乙同学在滴定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 ________。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当混合物样品完全反应时,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同学的方案中生成的沉淀是BaCO3,由BaCO3的质量可求出Na2CO3的质量,再求出其质量分数。乙在滴定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锥形瓶与酸式滴定管,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将Na2CO3全部转化为BaCO3,避免CO32-在滴定过程中与H+反应产生干扰气体。丙同学的方案测量原理是将CO32-转化为CO2并用碱石灰吸收,根据碱石灰质量增加的量确定CO2的质量,然后再求出Na2CO3的质量。由于反应后容器内充满CO2,故需要将容器内的CO2全部排入到D中,同时要确保进入B的空气中不含CO2
答案:(1)×106×100%
(2)锥形瓶 酸式滴定管 确保Na2CO3与BaCl2完全反应转化成BaCO3沉淀
(3)使广口瓶中产生的CO2全部被D中的碱石灰吸收 除去空气中的CO2气体 防止外界空气中的H2O、CO2进入D中被碱石灰吸收
0.4 mol,n(Ca2+)=0.1 mol,当通入0.1 mol CO2时发生反应2OH-+CO2+Ca2+===CaCO3↓+H2O,此时溶液中还有离子共0.4 mol;再通入CO2 0.1 mol,发生的反应为CO2+2OH-===CO32-+H2O,此时溶液中还含有0.3 mol离子;这时再通入CO2 0.1 mol,发生的反应为CO32-+H2O+CO2===2HCO3-,此时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为0.4 mol。
答案:D
10.(2010·改编题)往含有0.2 mol KOH和0.1 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 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解析:反应前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为0.7 mol,其中含n(K+)=0.2 mol,n(OH-)=
9.(2010·模拟题)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解析:A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呈现苍白色火焰,A项错误;铂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B项错误;观察钾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其他焰色反应不需要,C项错误;焰色反应是元素特有的性质,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8.(2010·泉州一中期中考题)2008年10月22日,厦大科学家首次合成罕见的锂纳米晶体。它在能源、催化、材料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锂纳米晶体在中学化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纳米晶体在火焰上灼烧呈黄色
B.锂纳米晶体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要慢
C.锂纳米晶体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2
D.锂纳米晶体与水反应生成LiOH和O2
解析:锂纳米晶体的化学性质与一般的锂单质几乎完全一致。锂纳米晶体在火焰上灼烧呈紫红色,锂纳米晶体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锂纳米晶体与水反应生成LiOH和H2。
答案:B
7.(2010·合肥一中期中考题)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用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实验原理。A错,电解不能从水溶液中得到Al单质,即溶液中H+放电能力大于Al3+;D错,应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位置对调,才能说明直接强热不分解的碳酸钠热稳定性强于间接受热就可分解的碳酸氢钠。
答案:BC
6.(2010·模拟题)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B.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C.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
D.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A项,由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属于化学变化;C项,谷氨酸钠受热分解;D项,摄入过多的钠不利于身体健康。
答案:B
5.(2010·陕西师大附中期中考题)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实验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加热蒸发过程的了解情况,同时考查考生依据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依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铁圈的位置,由此可以排除C,D,A三个选项。
答案:B
4.(2010·西安铁一中期中考题)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K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在①H2 ②CO ③CO和H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3CHO ⑥HOCH2-CH2OH中,符合题意的是( )
A.均不符合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⑤不符合 D.全部符合
解析:所有物质燃烧均生成H2O或CO2或H2O和CO2,K2O2与CO2、H2O的反应原理类似于Na2O2,因此组成符合(CO)m(H2)n(m=0、1、2…,n=0、1、2…)的物质a g完全燃烧后产物与过量K2O2反应,会使固体总质量增加a g。①-⑥物质中只有⑤CH3CHO的组成不符合(CO)m(H2)n。w g CH3CHO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与过量K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大于w g。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