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2010×寿光高级中学期中考题)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
表示为aHClO3===bO2↑+cCl2↑+dHClO4+eH2O,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
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4>HClO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可能是因为发生了如下的反应:
5Cl2+I2+6H2O===12H++10Cl-+2IO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1 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7.6 g,则反应可表示为:
26HClO3===15O2↑+8Cl2↑+10HClO4+8H2O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10e-
解析:A中,由反应不能确定氧化性HClO4>HClO,A项不正确;B项,褪色就说明
了I2分子被破坏,B项正确;C项,由反应所得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45.6 g/mol,
所以C项不正确;D项,反应中转移20e-。
答案:B
4.(2010×模拟题)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的氯气的用途进行了调查,在调
查某室外游泳池夏季池水消毒情况时,得知该游泳池每周一上午8∶00换水,然后通
入氯气消毒,如上图是该小组每天19∶00时测定的游泳池中水的氯含量,由此推测
天气炎热、阳光强烈最有可能的一天是( )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四
解析:根据游泳池水中氯的含量变化,周四减少得最多,说明周四消耗氯最多,根据
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推测周四氯含量的大幅度降低的可能原因
是阳光强烈。
答案:D
3.(2010×湖北十所高中联考)次氯酸盐最大的用途是漂白和消毒。这类漂白剂的氧化能力
是以“有效氯”的含量来标志的。“有效氯”的含量定义为:从HI中氧化出相同量
的I2所需Cl2的质量与指定化合物的质量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请问纯LiClO的“有
效氯”的含量为( )
A.121% B.100% C.89% D.21%
解析:氧化得到1 mol I2需氯气1 mol,需LiClO 1 mol(Cl的化合价从+1→-1价),则
纯LiClO的“有效氯”的含量=´100%=121%,故选A。
答案:A
2.(2010×哈尔滨质量检测)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氢化物沸点:HI>HBr>HCl>HF B.分子稳定性:HF>HCl>HBr>HI
C.离子半径:K+>Cl->S2- D.单质的熔点:Li<Na<K<Rb
解析:A不正确,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它的沸点最高;B正确,元素的非金
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C不正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
大,离子半径越小;D不正确,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答案:B
1.(2010×广州2月考题)警方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是破获案件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人
的手上有汗渍,用手摸过白纸后,指纹就留在纸上。将溶液①涂在纸上,溶液①中的
溶质与汗渍中物质②反应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褐色颗粒,最后变成黑
色的指纹线。用下列化学式表示①②③这三种物质都正确的是( )
A.NaCl、AgNO3、AgCl B.AgNO3、NaCl、AgCl
C.AgCl、NaCl、AgNO3 D.NaCl、AgCl、AgNO3
解析:汗中的NaCl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AgCl,AgCl分解最终产生黑色指纹线。
故①为AgNO3,②为NaCl,③为AgCl。
答案:B
15.某兴趣小组的学生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
验证物质的性质。
(1)利用Ⅰ、Ⅱ装置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利用Ⅱ装置可以收集
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或NO等气体,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将Ⅱ装置作简单改进(不改变装置),也可收集O2或NO等气体,但不
能收集NO2气体,则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将Ⅱ装置再作简单改进(不改变装置),还可收集NO2气体,则改进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Ⅰ、Ⅲ装置能否验证氧化性:KMnO4>Cl2>Br2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下列问题不作回答;若能,则在A中应加________,B中应加________,C中加入NaBr溶液,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K1、K2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综合装置收集气体的实验,属中档题。(1)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
气体时,应从短管进气,因为气体先飘于集气瓶上方,然后将空气从长管排出,同
理,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时,应从长管进气。若将Ⅱ中装满水,则可用排水法
收集,但是NO2与水反应,可改用排有机溶剂的方法收集。(2)利用“氧化剂的氧化
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作验证。
答案:(1)r(H2)<r(空气),r(NH3)<r(空气),而r(O2)>r(空气),NO气体极易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 将Ⅱ装置加满水 在Ⅱ装置中加难挥发且与NO2不反应的有机溶剂
(2)能 浓盐酸 KMnO4固体 溶液呈橙色 应打开K2,关闭K1
14.(2010×模拟题)已知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是一个可逆反应,即不
能进行到底的反应,且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是一种酸性比碳酸还要弱的酸。
(1)分别写出盐酸、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新制氯水里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可向其中加入下列的________。
A.NaOH固体 B.水 C.NaClO固体 D.NaHCO3固体
E.CaCO3固体
(3)根据次氯酸及有关物质的性质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解于水:Cl2+H2O2H++Cl-+ClO-
B.氯气溶于石灰水:Cl2+2OH-===Cl-+ClO-+H2O
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D.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SO2:ClO-+SO2+H2O===HSO+HClO
解析:(1)注意前者为强酸而后者为弱酸。
(2)要使氯水里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就要设法使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还不能损耗HClO。加NaOH会损耗HCl和HClO,其用量不易控制;
加水虽会使平衡向右移动,但平衡体系内各物质浓度均会降低;加NaClO不但会把
盐酸反应掉,使平衡右移,还可以生成HClO,符合题意;由于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
的酸,故加NaHCO3、CaCO3等碳酸的盐,都可以只消耗HCl而不消耗HClO,导致
平衡右移,使HClO浓度增大。
(3)A中把弱酸HClO拆成离子形式是错误的;C中通入足量CO2时,不应该有CaCO3
生成;D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必须注意到SO2与CO2是不同的,它具有很强的还原
性,会被次氯酸氧化为SO,故D也是错误的。
答案:(1)HCl===H++Cl-;HClOH++ClO- (2)C、D、E (3)B
13.(2009×株州质检)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
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中和碱性)或过量氯水中的HClO
将变红的酚酞漂白,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褪色的可能原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褪色
后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说明是HClO漂白作用的结果;若再
出现红色,说明是氯水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的原因。
答案:(1)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2)①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 ②氯水过量后HClO的漂白性将溶
液变成无色 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
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①
12.(2010×郑州市十一中期中考题)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
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正确组合是________。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③次氯酸钠和浓盐
酸混合;④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⑤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⑥KMnO4和浓盐酸混合。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④⑥ D.全部可以
(2)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
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
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
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__与________
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中的6种方法,均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即D项正确。
(2)在加热的条件下,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
(3)①在U形管中装入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若有水蒸气生成,则白
色粉末变蓝。
②氯气不能使干燥的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性;氯气能使湿润的布条褪色,则
说明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氯气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用CCl4吸收氯气,而使HCl进入F装置。
(4)在E、F间再加一个洗气瓶,并装入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如
果试纸不变色(或湿润的有色布条不褪色),则证明进入F装置的只有HCl,而无Cl2。
因为氯气能氧化KI,生成碘单质,从而使淀粉KI试纸变蓝(Cl2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
条褪色)。
答案:(1)D (2)随着反应的进行和盐酸的挥发,盐酸浓度变稀将不再反应
(3)①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白色变蓝色 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吸收
氯气
④Ag++Cl-===AgCl↓ (4)E F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11.(2010×模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
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
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 象 |
结 论 |
Ⅰ |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
溶液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
Ⅱ |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
有无色气泡产生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
①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分别指出甲、
乙、丙中盛放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
开止水夹__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氧气,直至试管
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气体按标准状况计
算)。
解析:(1)装置B是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可以用它制取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
需要加热、且制取的气体是在溶液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回忆所学气体即可回答。
(2)此问难度稍大,主要是实验评价和设计。因为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浓盐酸和二
氧化锰加热进行,所以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挥发的氯化氢,而它可以与碳酸氢钠反
应,故实验Ⅱ结论不合理。要设计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可以从验证Cl2
和Br2单质的氧化性入手。这样考虑,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3)第①问比较简单,主要考查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第②问,要验证NO2与水
反应,必须使NO2与水接触,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先关闭止水夹a、b,再打开
止水夹c,目的是使气体与水接触,但必须外力引发,其原理和引发喷泉实验的原理
相同。第③问,要计算试管全部充满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只需按照
4NO2+O2+2H2O===4HNO3进行计算即可。
答案:(1)H2、CO2
(2)①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
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②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
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则Br-的还原性强
于Cl-(3)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a、b c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
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 ③0.045 mol×L-1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