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071  8079  8085  8089  8095  8097  8101  8107  8109  8115  8121  8125  8127  8131  8137  8139  8145  8149  8151  8155  8157  8161  8163  8165  8166  8167  8169  8170  8171  8173  8175  8179  8181  8185  8187  8191  8197  8199  8205  8209  8211  8215  8221  8227  8229  8235  8239  8241  8247  8251  8257  8265  447348 

8.(2009·广东理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0.1 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B.Al3+、NO3、Cl、CO32、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Na2CO3水解显碱性,使酚酞变红,A对;

pH=2的溶液是酸性溶液,与CO32不共存,B错;乙醇是非电解质,C错;由于

H2SO4是二元酸,HCl为一元酸,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消耗NaOH的物质

的量不同;D错。

答案:A

试题详情

7.(2009·杭州质量检测)25℃在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

10a 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7时,水的电离受到促进     B.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C.a<7时,溶液的pH可能为a    D.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答案:D

试题详情

6.(2010·启东期末)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分别有甲、乙、丙、丁四位同

学计算出由水电离出的c(OH)的数据分别为:甲:1.0×107 mol/L;乙:1.0×

106 mol/L;丙:1.0×102 mol/L;丁:1.0×1012 mol/L。其中你认为可能正确的

数据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解析: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例如NaOH)溶液,则该溶液的OH首先来自于碱

(NaOH)的电离,水的电离被抑制,c(H+)=1×1012 mol/L,所有这些H+都来自于

水的电离,水电离时当然同时提供相同物质的量的OH,所以丁是对的。如果该溶

液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溶液,则该溶液之所以呈碱性是由于盐中弱酸根水解的缘故。

水解时,弱酸根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和OH,使溶液中c(OH)>c(H+),溶液中

的OH由水电离所得,所以丙也是正确的。

答案:C

试题详情

5.(2009·宁夏)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

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

 

解析: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NaOH溶液加入,放出热量逐渐增多,溶液温度

升高,当反应完全时,再加NaOH溶液,溶液温度又逐渐降低,A正确;随着NaOH

溶液加入,溶液由酸性逐渐到中性,又到碱性,在溶液pH约为7时出现突变,当

醋酸完全反应后,再加NaOH溶液,pH增大缓慢,所以B正确;醋酸是弱酸,加

入NaOH溶液,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溶液导电能力增强,当CH3COOH反应完全后,再继续滴加NaOH,使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又增大,从而导电能力增强,C正确;在加入NaOH溶液,而CH3COOH有剩余时,NaOH溶液浓度为零,所以D不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4.在25℃时,向1体积pH=x的盐酸中加入10体积pH=y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所得

溶液中c(Na+)=c(Cl),则此时(x+y)为                ( )

A.13      B.14       C.15      D.无法计算

解析:据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Na+)=c(Cl),可知c(H+)=c(OH),溶液呈中性,则: 1×10x=10×10y14=10y13,即-xy-13,得x+y=13。

答案:A

试题详情

3.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1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

c(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 ab,以及0.10 mol·L1的乙酸,

经测定它们的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 )

A.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和酸的相对强弱等问题。由于

c(HCOOH)=c(CH3COOH)=0.10 mol·L1时,甲酸中的c(H+)等于乙酸中c(H+)的3倍,故甲酸的酸性强于乙酸的酸性。又因pH(a)>pH(CH3COOH)>pH(b)即溶液ac(H+)<0.10 mol·L1 CH3COOH的c(H+)<溶液bc(H+),所以a的浓度小于乙酸的浓度,但无法确定乙酸与b的浓度的相对大小(因HCOOH酸性>CH3COOH酸性)。

答案:A

试题详情

2.90℃时水的离子积KW=3.8×1013,该温度时纯水的pH          ( )

A.等于7    B.介于6-7之间    C.大于7    D.无法确定

解析:90℃时纯水中的c(H+)= =107×,pH=-lg[c(H+)]=

-lg(107×)=7-lg,因其大于6,小于7,故选B。

答案:B

试题详情

1.(2010·南菁中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c(OH)=

1×1014

B.c(H+)等于1×107 mol/L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0.2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解析:KWc(H+c(OH),且K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在常温下,纯水,酸性、

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其KW=1×1014;在温度不确定时,中性溶液里的c(H+)不一

定等于1×107 mol/L;0.2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程度比mol/

L CH3COOH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程度小,所以,0.2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

c(H+)小于0.1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当c(H+)或c(OH)大于1 mol/L

时,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就不简便了,所以,当c(H+)或c(OH)大于1 mol/L时,

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c(H+)或c(OH)来表示。

答案:A

试题详情

15.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

液或反之)。现用0.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的浓

度,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2Mn2++5SO42+3H2O

填空完成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有下列中的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50 mL) B.碱式滴定管(50 mL) C.量筒(10 mL) D.锥形瓶 E.铁

架台   F.滴定管夹 G.烧杯 H.白纸 I.胶头滴管 J.漏斗

(2)不用________(酸、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何种指示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刻度为a 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 mL。则(ba) mL

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体积________(多、少),根据(ba) mL计算得到的待测浓度,

比实际浓度________(大、小)。

解析:(1)因为氧化还原滴定实验类似于中和滴定,由中和滴定实验所需仪器的选用进

行迁移可得出正确答案。

(2)由于KMnO4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放KMnO4溶液。

(3)MnO4为紫色, Mn2+为无色,可用这一明显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4)滴定后俯视液面,所读体积偏小,所测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答案:(1)ADEFH (2)碱 高锰酸钾能腐蚀橡胶管 (3)不用指示剂,因为MnO4―→

Mn2+时紫色褪去 (4)少 小

试题详情

14.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①取水样10.0 mL于锥形瓶,

加入10.0 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

调整液面,记录读数。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

2Na2S2O3===2NaI+Na2S4O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

(2)步骤②应使用________式滴定管。

(3)步骤③当待测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且30 s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

Na2S2O3溶液20.00 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4)Cl2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造成

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碘遇淀粉变蓝色,可用淀粉作指示剂;0.01 mol·L1Na2S2O3溶液呈碱性,

故用碱式滴定管;废水中的氯气置换出碘单质使淀粉溶液变蓝,再用Na2S2O3还原

碘单质,溶液蓝色消失;由已知的Na2S2O3的物质的量,通过关系式:Cl2-I2-2Na2S2O3,可求出Cl2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淀粉溶液 (2)碱 (3)蓝 无 0.01 mol·L1 (4)偏小 步骤②滴定管用蒸馏

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故测出的c(Cl2)大于实际浓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