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209  8217  8223  8227  8233  8235  8239  8245  8247  8253  8259  8263  8265  8269  8275  8277  8283  8287  8289  8293  8295  8299  8301  8303  8304  8305  8307  8308  8309  8311  8313  8317  8319  8323  8325  8329  8335  8337  8343  8347  8349  8353  8359  8365  8367  8373  8377  8379  8385  8389  8395  8403  447348 

12.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若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_______.(写序号)

解析:HI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I能使Fe(OH)3胶粒聚沉,H+使其溶解,生成的Fe3+又能氧化I成I2,而HCl只能使其聚沉然后溶解.

答案:(1)加入电解质后,使胶体聚沉

(2)Fe(OH)3+3H+===Fe3++3H2O

(3)有I2生成 2Fe3++2I===2Fe2++I2

(4)(1)、(2)

试题详情

11.已知淀粉溶于水后,淀粉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现有两个试剂瓶,其标签已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将其鉴别.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方法较多.淀粉为胶体,可通过①丁达尔效应、②加热聚沉、③加入碘水变蓝等方面设计;NaCl溶液可通过①检验Na+、②检验Cl、③导电性等方面设计.

答案:方法一: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个试剂瓶,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分别取1 mL未知溶液在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入1-2滴硝酸银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钠溶液,余者为淀粉溶液.

方法三:分别取1 mL未知溶液在两支试管中,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出现糊状聚沉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

另外的方法还有:导电法(氯化钠溶液导电、淀粉溶液不导电)、加入碘水(淀粉溶液呈蓝色)等.

试题详情

10.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硫酸、纯碱、石膏          B.氢硫酸、烧碱、绿矾

C.碳酸、乙醇、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解析: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熟石灰是Ca(OH)2,属于碱;苛性钾是KOH,属于碱,而石膏和绿矾分别是CaSO4·2H2O和FeSO4·7H2O,属于盐,乙醇属于非电解质,故只有B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9.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 )

A.加碘水变蓝色

B.加碘水不变蓝色

C.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氯水不变蓝色

解析:淀粉溶液属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K+、I能透过半透膜.今要证明半透膜有破损,则证明淀粉也进入了烧杯中即可.加碘水溶液变蓝,说明半透膜有破损,A正确,B错误;C项不能证明有淀粉,错误;D项,加入氯水后,Cl2把I氧化生成I2,若半透膜破损,则会变蓝,今不变蓝色,说明半透膜没有破损.

答案:A

试题详情

8.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

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

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解析:MgCl2溶液无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MgCl2溶液加盐酸无沉淀;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可通过滤纸.

答案:D

试题详情

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给分散系通直流电时,阳极周围黑色加深

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而磁流体为黑色,C错误.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胶粒带正电荷,电泳时阴极附近黑色加深,D错误.

答案:B

试题详情

6.将10 mL淀粉胶体和5 mL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下图所示)2 min后,分别取袋内和烧杯内液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烧杯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B.烧杯内液体加入碘水后呈蓝色

C.袋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变化

D.袋内液体加入碘水后不变蓝

解析:淀粉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较小的Cl等能透过半透膜,且由于不是流动的水,因此半透膜内外的离子浓度保持相等,所以袋内、烧杯内的液体加入AgNO3溶液后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烧杯内溶液中加入碘水无现象,袋内溶液中加入碘水呈蓝色.

答案:A

试题详情

5.盐是一类常用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              D.全部

解析:金属与非金属化合可直接形成盐,如2Na+SNa2S,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直接形成盐,如Na2O+SO3===Na2SO4,酸与碱中和可形成盐,如2NaOH+H2SO4===Na2SO4+2H2O,故选D.

答案:D

试题详情

4.(2009·浙江理综高考)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

A.0.01mol·L1的蔗糖溶液

B.0.01mol·L1的CaCl2溶液

C.0.02mol·L1的NaCl溶液

D.0.02mol·L1的CH3COOH溶液

解析:据题意,1L溶液中,沸点高低取决于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D项,CH3COOH易挥发而排除;A项,蔗糖是非电解质,溶液中只有0.01NA的蔗糖分子;B项,共有0.03NA的离子;C项,共有0.04NA的离子,故答案为C.

答案:C

试题详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BaSO4难溶于水,是弱电解质

C.福尔马林、盐酸、明矾、纯碱都是混合物

D.某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S g,则此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

解析:A项,CO、NO、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BaSO4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C项,明矾、纯碱属于纯净物.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