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1 mol 0.05 mol 0.05 mol
所以反应后的0.2 mol气体中含0.05 mol O2和0.15 mol CO2,故反应后的气体总质量为0.15 mol×44 g/mol+0.05 mol×32 g/mol=8.2 g.
答案:C
10.(2009·合肥质检)使5.6 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4.48 L气体(标准状况下),这4.48 L气体的质量为
( )
A.8.8 g B.6.4 g C.8.2 g D.6.2 g
解析: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分别为:
n(前)==0.25 mol,
n(后)==0.20 mol,
Δn=n(前)-n(后)=0.05 mol,运用差量法:
2Na2O2+2CO2===2Na2CO3+O2 Δn
2 mol 1 mol 1 mol
9.(2009·镇江六校联考)Na3N与NaH均为离子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二者中Na+半径都比阴离子大
B.与水反应时,水的作用不同
C.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二者与盐酸反应,前者可产生两种盐,后者只有一种盐生成
解析:N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N3-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H-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离子半径为N3->Na+>H-,A错误;Na3N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3N+3H2O===3NaOH+NH3↑,NaH与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前者是水解反应,后者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H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故B正确;因均有NaOH生成,所以均能使酚酞变红,C正确;D项中,前者生成NaCl与NH4Cl两种盐,后者只生成NaCl一种.
答案:A
8.下列关于Na2O2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SO2反应生成Na2SO3与O2
B.Na2O2投入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C.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D.Na2O2与水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2发生的反应为Na2O2+SO2===Na2SO4,能氧化品红而使之褪色,所以A错误B正确;Na2O2与酸发生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以外还有O2生成,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Na2O2与水反应时,电子转移都发生在Na2O2中氧元素的两个氧原子之间,其中一个氧原子失去1个电子,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另一个氧原子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从-1价降到-2价,所以在这个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B
7.(2009·广州模拟)下列各物质的学名是:Na2S2O3叫硫代硫酸钠;CaSx叫多硫化钙;Na2O2叫过氧化钠;KO2叫超氧化钾.试综合上述命名规律,分析回答:Na2CS3应读做( )
A.硫代碳酸钠 B.多硫碳酸钠
C.过硫碳酸钠 D.超硫碳酸钠
解析:据题意分析:硫代硫酸钠(Na2S2O3)表明Na2SO4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被一个硫原子代替,代替氧的硫原子的化合价仍为-2价,而多硫化钙表明普通硫化钙又与硫结合后的产物,硫的价态发生了改变;过氧化物中含有过氧根离子即O,超氧化物中含有超氧根离子即O,它们的价态都与原先氧的价态不同,综上分析应选A.
答案:A
6.(2009·合肥质检)把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热前消耗的多
B.加热后消耗的多
C.加热前和加热后消耗的一样多
D.不知NaHCO3和Na2O2的含量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可采用守恒法.混合物加热前后与盐酸反应时,最后都是得到氯化钠溶液,而混合物加热前后,钠元素的物质的量不变,当然生成的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就不变,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也不变.
答案:C
5.(2009·全国Ⅱ理综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解析:A项,CaCO3与CO2、H2O反应生成的Ca(HCO3)2与NaHCO3不反应.B项,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HCl时,发生反应:CO+H+===HCO,不生成CO2.C项,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产生的CO2多.D项,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消耗H2O,且生成的NaHCO3溶解度小、质量多,故NaHCO3会结晶析出.
答案:D
4.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解析:涉及Na2O2的有关计算可以采用方程式叠加法简化运算过程,根据选项A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2Na2O2+2H2O===4NaOH+O2,叠加后推得Na2O2+H2===2NaOH;同理可推得Na2O2+CO===Na2CO3;进而推得,凡符合形如分子式为(CO)m(H2)n的物质充分燃烧后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均可被Na2O2全部吸收,只有D项不符合,故选D.
答案:D
3.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解析:根据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溶质的物质的量为甲=丁<乙=丙,溶剂的量为:丁>甲=乙=丙,而质量分数w=×100%,所以质量分数为乙=丙>甲>丁,选B.
答案:B
2.(2009·潍坊高三统一考试)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钠在空气中的先后变化为:Na―→Na2O―→NaOH―→Na2CO3.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所以A对;“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故B对;钠在空气中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所以C对;但Na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并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Na2O―→NaOH就不是,故D错.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