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484  8492  8498  8502  8508  8510  8514  8520  8522  8528  8534  8538  8540  8544  8550  8552  8558  8562  8564  8568  8570  8574  8576  8578  8579  8580  8582  8583  8584  8586  8588  8592  8594  8598  8600  8604  8610  8612  8618  8622  8624  8628  8634  8640  8642  8648  8652  8654  8660  8664  8670  8678  447348 

16.(2010·浙江卷,有改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B.500℃、30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催化剂500℃、30MPa2NH3(g);ΔH=-38.6 kJ·mol1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

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H2O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中的化学术语表达式问题,意在考查考生不同概念的思维转换能力。A项错在水的状态标成了气态;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并不能完全转化,B项不正确;C项应写成一水合氨(NH3·H2O)。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试题详情

15.(2010·黄冈市质检)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Na+、Cl、SCN

②使pH试纸变深蓝的溶液中:K+、CO、Na+、AlO

③水电离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ClO、CO、NO、NH、SO

④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Fe2+、SO、NO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nO、NO、SO、Na+、Fe3+

⑥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S2、Br

A.①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③⑥

解析:①中Fe3+与SCN要发生络合反应;③中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无论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所给离子均不能共存;④中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酸性条件下Fe2+与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条件下,Fe2+、NH与OH要反应;⑥中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该溶液有强氧化性,还原性离子S2、Br都不能存在。

答案:B

试题详情

14.(2010·黄冈市质检)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完全燃烧2.24 L辛烷可生成CO2分子数为0.8 NA

B.常温常压下,30 g乙酸与30 g葡萄糖含有的氧原子数都是NA

C.1 mol-OH所含的电子数为17 NA

D.1 mol 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解析:A项中辛烷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故A项错误;B项中由于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故相同质量的乙酸和葡萄糖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故B项正确;C项中1 mol羟基所含的电子为9 mol,故C项错误;D项中1 mol Cl2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 mol,故D项错误。

答案:B

试题详情

13.(2009·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B.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D.反应H2(g)+F2(g)===2HF(g);ΔH=-270 kJ·mol1,说明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解析: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的过程,故A错误。燃烧热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溶液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

答案:D

试题详情

12.(2010·云南省摸底考试)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NH、Na+、Mg2+
阴离子
OH、NO、SO

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则乙物质可能是( )

①MgSO4 ②NaOH ③(NH4)2SO4 ④Mg(NO3)2 ⑤NH4NO3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①⑤

解析:甲、乙、丙均是可溶性强电解质,则OH只能与Na+组成NaOH,三种化合物不含相同离子,所以甲、乙、丙化合物有两种组合(括号里数字表示相对分子质量),第一组:NaOH(40)、(NH4)2SO4(132)、Mg(NO3)2(148);第二组:NaOH(40)、NH4NO3(80)、MgSO4(120),根据溶质质量相等,溶液体积相等以及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判断,相对分子质量:Mr(丙)>Mr(乙)>Mr(甲),乙可能是硫酸铵或硝酸铵。

答案:C

试题详情

11.(2010·江西省联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H++SO+2OHNH3↑+SO+2H2O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ClO+CO2+H2O===2HClO+CO

C.在硫酸工业中,尾气中的SO2用过量的氨水吸收的反应:NH3·H2O+SO2===NH+HSO

D.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5H+===Al(OH)3↓+Al3++H2O

解析: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SO3+2NaOHNa2SO3+NH3↑+2H2O,HSO需保留,不能拆开,A项不正确;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产物为碳酸氢钙,而不是碳酸钙,B项错误;SO2与过量的氨水反应产物为亚硫酸铵,而不是亚硫酸氢铵,C项错;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5,可得出总反应方程式为:2NaAlO2+5HCl===Al(OH)3↓+AlCl3+2NaCl+H2O,写出离子方程式为2AlO+5H+===Al(OH)3↓+Al3++H2O,D项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10.(2010·东北三校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85 g NaCl晶体中含有氯化钠分子的数目为0.1 NA

B.25℃时,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数大于0.1 NA

C.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中Fe3+数目为0.1 NA

D.6.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 NA

解析:氯化钠是离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分子,A错;1 L pH=1的醋酸,已电离的醋酸分子数为0.1  NA,未电离的醋酸分子数远大于0.1 NA,B正确;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由于Fe3+水解,Fe3+数目小于0.1 NA,C错;6.25 mL 16 mol·L1的浓硫酸,n(H2SO4)=0.1 mol,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稀,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故转移电子数小于0.1 NA,D错。

答案:B

试题详情

9.(2010·四川省摸底考试)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不是( )

A.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反应

D.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解析: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若是复分解反应,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3NO2+H2O===2HNO3+NO,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项,只能表明它是放热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C项正确;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方向进行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8.(2010·北京市检测)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物质的总能量 ⑤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电子总数、原子总数、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而分子总数可能发生变化,物质的总能量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A

试题详情

7.(2010·江西省模拟)有关化学反应: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NO3只体现酸性

B.氧化产物只有Zn(NO3)2,还原产物只有N2

C.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总数为3.01×1024

解析:A项中硝酸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B项中氮气和硝酸锌都是氧化产物;C项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3。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